澳門城市大學著力培養應用語言學人才
澳門1月21日電 (記者富子梅)記者從澳門城市大學獲悉,該校2023年設立的應用語言學本碩博一體化學位課程,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高校均為首創。2020年,澳門城市大學在英語專業首屆本科生教學中不斷融入應用語言學知識體系,畢業學生中87%被全球QS2025排名前100名的大學錄取,其中被TOP10大學錄取的比例達到13%,TOP25大學錄取比例達到44%,TOP50大學錄取比例達到55%。
“應用語言學之所以能在澳門獲得良好開局,得益于它融合了澳門多元文化、多種語言共存的地區特色,同時又擁有國際化的教學團隊和課程設置。”澳門城市大學校長、語言學教育專家劉駿指出,這為澳門高校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學科品牌提供了有益探索,起到示范作用,為澳門“兩個打造”(即“打造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提供學術指導和人才儲備。
應用語言學是怎樣的一門學科?與外語專業學科的學位有什么不同?為何該專業畢業生廣受歡迎?記者就此采訪了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應用語言學講座教授金立賢。
“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的工具,‘生’在人際交往中,‘活’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金立賢表示,應用語言學天然與諸多學科交匯交叉交融,發展前景廣闊,人才需求廣泛。
“比如怎樣講好故事,讓人聽得入耳、入腦、入心?是語言學與傳播學的結合。”金立賢舉例說,做一名好老師,解疑釋惑、教書育人,是語言學與教育學的互動;傾聽訴求、破解痼疾所在、給出解決辦法,是語言學與心理學的交叉。特殊教育需要具備應用語言學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去幫助有語言障礙或者學習困難的兒童。職場、商場需要精準貼切的語言表達和跨文化交流,才能達成合作,促成交易。人工智能更是需要語言學專業人才參與軟件開發和應用,以足夠豐富的語料促進深度學習等。“我們在學科設置上,關注社會發展動態,把語言作為載體、渠道、助手,去幫助解決企業和社會生活中的種種新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發展自身。”金立賢強調。
據了解,金立賢在世界各地從事應用語言學教學時,從未脫離漢語語言學的根基,并將語言學的應用根植于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不僅獲得獨樹一幟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廣受好評的學術地位,更為中國漢語言教學科研走向世界開辟路徑,培養了一批復合型人才。2021年受聘澳門城市大學以來,他為該校應用語言學、教育學等學科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責編:賈文婷、楊牧)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