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城市觀察
《科創板日報》1月19日訊(記者 陳俊清 邱思雨) 近期,思看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標志著中國A股市場“3D掃描第一股”的成功發行上市,其也成為浙江省杭州市第3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就在兩個月前,聯蕓科技于2024年11月29日登陸科創板。這也是新“國九條”后,首家成功過會的IPO項目。隨著該公司成功IPO,杭州市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正式突破至30家。
思看科技、聯蕓科技分別處于機械設備、電子行業,前者專注于3D視覺數字領域,因推出了第一代HSCAN手持激光三維掃描儀系列,成為全球第二家、國內第一家成功研發并推出手持激光三維掃描儀產品的企業;后者是一家提供數據存儲主控芯片、AIoT信號處理及傳輸芯片的平臺型芯片設計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上市首日股價均迎來較大幅度上漲。思看科技發行價格為33.46元/股,上市當日最終股價報收100元/股,漲幅198.86%;聯蕓科技開盤價為66.66元,較發行價11.25元/股上漲492.53%,上市當日最終收盤報50.98元/股,較發行價上漲353.16%。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認為,杭州企業科創板接連上市,一是企業自身努力,憑借技術創新與市場開拓,積累了較強實力;二是科創板政策支持,其上市標準契合科創企業特點;三是地方政府助力,構建上市培育體系。
▍8家市值超百億 2家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
截至目前,杭州市共有3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按照行業劃分,機械設備行業數量最多,為8家;計算機行業次之,為7家;電子行業、電子設備行業各5家;生物醫藥行業4家;環保行業、基礎化工行業各1家。
對于行業分布現狀,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認為,杭州科創板企業在機械設備、計算機等行業占比較大,這與杭州產業優勢相符。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也顯示出杭州在新興領域的布局成果。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這種分布反映出杭州市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的成效,特別是高端制造業和信息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機械設備和計算機行業的數量領先,凸顯了杭州市在智能制造和信息技術服務方面的優勢。
從市值方面來看,截至本周五(即:今年1月17日)收盤,杭州科創板上市公司市值超過百億元的共有8家。機械設備、計算機、電子、電力設備行業企業均為2家。其中,市值最高的為屬于機械設備行業的中控技術,市值為378.77億元,螢石網絡以222.78億元市值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8家市值超百億的杭州市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杭可科技、虹軟科技也是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之一。
具體來看,杭可科技是國內較大的鋰電池化成測試設備供應商、電源設備的專業研發生產型企業。從2019年4月15日在科創板申請獲受理,到同年6月13日成功過會,其僅用時2個月。
虹軟科技成立于2003年3月,是計算機視覺行業領先的算法服務提供商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IoT等智能設備提供一站式視覺解決方案。目前,公司主要客戶包括三星、小米、OPPO、vivo、榮耀等全球知名手機廠商以及國內主要的自主品牌、部分合資及外資品牌汽車主機廠商。
市值最高的中控技術主要從事流程工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領域,其工業軟件產品主要應用于石化、化工、電力、油氣、制藥、食品、冶金和建材等領域。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37億元,同比增長11.58%;歸母凈利潤7.17億元,同比增長3.36%。
▍獨角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打造“鳳凰行動”升級版
除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外,杭州的獨角獸企業數量亦頗為亮眼,在全國城市排名中位居前列。
其中,據2025年1月15日睿獸分析發布《2024全球獨角獸企業觀察報告》顯示,截至報告發布,中國現存獨角獸數量上,杭州獨角獸企業共34家,僅次于北京(125家)、上海(101家)、深圳(50家)。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杭州擁有“數字經濟+新制造”雙核驅動的產業格局,培育了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獨角獸企業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政府和政策端,在“鳳凰行動”計劃的指引下,杭州將產業優勢充分映射到資本市場中,為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排憂解難、陪跑賦能。同時,杭州出臺了重點擬上市公司的認定辦法,將“獲得2家以上知名投資機構投資入股且最近一輪融資企業估值達到1億美元(或相當人民幣)”作為認定標準之一,這一前瞻性創新做法催化了一批成長性高科技企業的快速崛起。
整體來看,無論是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還是獨角獸企業數量,杭州都位居我國城市排行前列,這與政府對于資本市場經濟的高度關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早在2018年,杭州市政府下達了“鳳凰行動”計劃1.0的實施意見。2021年,杭州“鳳凰行動”計劃2.0版正式出臺。按照培育、股改、輔導、報審、掛牌、上市的全流程,打造“鳳凰行動”升級版。從上市梯隊儲備、企業質量要求和融資規模要求三方面提出發展目標,并列舉了九大工作舉措。相較于1.0版本,2.0推出了多項創新服務,如構建資本市場智庫大腦、研發“鳳凰行動”指數品牌等。“鳳凰行動”計劃2.0(2021年-2023年)實施以來,全市共增加101家境內外上市公司。
2024年10月16日杭州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推進會暨城西科創大走廊科創金融改革舉措發布會上,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提出要打造“耐心資本”、融資暢通工程、“鳳凰行動”計劃、科技金融平臺矩陣、“數智金融”五個升級版,壯大資本市場杭州科創板塊。
支培元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杭州獨角獸企業數量位居前列,政府和政策端的推動作用功不可沒。優惠措施方面,如:稅收減免、房租補貼等,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資金支持方面,設立專項引導基金,吸引風投、創投等社會資本,解決企業融資難題;人才政策上,提供落戶、住房等福利,吸引高端人才扎根。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杭州的不少獨角獸企業也將科創板上市提上日程,科創板注冊制的實施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也為杭州市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上市通道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