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人形機器人難落地,資本找到了更性感的標的

人形機器人難落地,資本找到了更性感的標的

新火種    2025-04-08

作者|凌霄

今年以來,在持續火爆的人形機器人行業中,核心零部件廠商開始頻頻獲得資本青睞,融資能力甚至能與本體類企業平分秋色。

公開數據顯示,1~2 月,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發生 30 起融資事件,其中 14 起都是來自機器人產業鏈上的核心零部件廠商,占比近 50%,包括激光雷達廠商速騰聚創、機器人關節部件研發商正德智控、傳感器公司鑫精誠等。

六維力傳感器賽道的強力選手鑫精誠于今年 1 月完成了近億元首輪融資,融資實力相比一些明星人形機器人本體企業也毫不遜色。

相比去年資本更加偏好本體整合、大腦類的具身智能企業,今年資本似乎更愛押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企業。

原因在于,核心零部件作為產業命脈的上游技術,始終是機器人行業的底層支撐。

從市場角度考慮,資本選擇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廠商,主要有兩個原因:

機器人本體類企業市場尚未爆發,短期內收益回報率較低,而機器人零部件廠商產品可適配多種機器人構型,同時面向工業、服務機器人、智能汽車等成熟的市場,資金回報周期更短;

機器人零部件技術突破,國產替代空間大。近年來,部分國內零部件廠商產品性能已接近國際水平,同時具有成本優勢,有望破解國外企業壟斷局面,并抓住國內人形機器人廠商涌現的機遇。

投資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廠商,正在成為更加穩贏的選擇。

目前參與機器人零部件制造的,主要有兩類廠商:

1、傳統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零部件制造商:綠的諧波、柯力傳感等。

2、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導遠科技、速騰聚創、禾賽科技、黑芝麻科技等。

這些零部件企業,正在順勢把握機器人行業崛起的契機,加速產品迭代與市場滲透,有望重塑全球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競爭格局。

投資機器人零部件

是一種未雨綢繆

對于本體類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投資偏好發生轉變,核心在于兩者目前所面向的市場成熟度不同,導致資本獲利周期有長短之分。

人形機器人在市場端仍未迎來真正意義上的需求爆發期,使得資金回報周期較長。

而機器人產業鏈上的零部件企業同時面向汽車或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已經成熟的市場,已能夠實現商業閉環,短期來看,資金回報率更高。

長期來看,這些零部件企業也在同時在為人形機器人布局,與本體類企業一樣具備強勁的發展潛力。

選擇機器人零部件進行投資,等于同時押注了多個賽道,幾乎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一大顯著特征,在于其廣泛的適用性。

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電機、減速器、控制器、傳感器、絲杠等等。

這些零部件不僅被大量應用于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等多種類型的機器人中,也能夠為人形機器人提供關鍵支持,還可用于智能汽車。

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傳統機器人,以及智能汽車行業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市場,產品已實現規模落地,商業模式已被驗證,并且市場規模正在逐步擴大。

從 2013 年開始,中國已連續 11 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20.7%。

LiveReport《2024 年港股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3 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人民幣 660 億元,同比增長 27.9%。

依靠這些成熟市場,零部件廠商能夠直接實現產品的商業化,資本也能在較短周期內獲得回報。

在成熟的業務線之外,機器人產業鏈上的零部件廠商也在為新興的人形機器人布局,基于現有的技術,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奧比中光、導遠科技、速騰聚創等企業都推出了可適配多種機器人構型(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應用于多個領域的機器人核心零部件。

奧比中光專注于 3D 視覺解決方案。其于 2024 年推出的 Gemini 330 系列雙目 3D 相機廣泛適用于 AMR、巡檢機器人、配送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機械臂等。

致力于研發高精度定位傳感器產品的導遠科技同樣推出了可適配多種機器人的產品。

IMU 是一種慣性傳感器,能夠測量三維空間姿態角與加速度,在車輛判斷行駛狀態、機器人維持平衡與精準動作控制上發揮重要作用。

導遠科技基于「自研芯片-多模組-總成」的產業鏈垂直整合,推出了豐富的IMU 模組產品矩陣,覆蓋高、中、低不同性能和價位,可以滿足四足機器人、雙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多種類型機器人的要求。

導遠 IMU 模組內置基于卡爾曼濾波的姿態和角度算法,支持與其他傳感器數據融合,助力機器人完成高精度閉環運動控制。目前,導遠 IMU 模組已經成功交付國內多家企業的四足和人形機器人項目,并在乘用車智能駕駛領域實現數百萬套級別的交付量。

速騰聚創今年 3 月發布了機器人視覺全新品類 Active Camera 的首款產品 AC1,AC1 可滿足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機器人的感知需求,在自動駕駛、工業機器人、家庭機器人等產品上也具備應用潛力。

目前市面上的人形機器人,要么在工廠中進行專項任務實訓,功能和穩定性還不足以替代人力完成系統性工作,要么主要面向科研、展覽表演等市場規模較小的場景。

美國 Figure AI 的人形機器人在寶馬車間工作

即便人形機器人未來市場規模有望攀升至 60 萬億美元,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現階段的研發與應用卻尚處于起步階段,要走向應用至少面臨三大難題:

軟硬件技術復雜性較高;

應用場景需要深度挖掘和培育,與技術進行適配;

安全性問題制約著落地進程。

多家人形機器人廠商計劃在今年實現量產,但除了資金雄厚的特斯拉宣布要在今年量產5000 臺人形機器人之外,其余廠商的量產目標多以百臺為單位。人形機器人的規模落地任重道遠。

這意味著,人形機器人本體企業需要投資者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與耐心。

資本現在開始轉投機器人零部件廠商,其實是給未來下棋:他們既希望從現有的成熟發展市場中吃到紅利,也在為未來人形機器人的量產未雨綢繆,占據先發優勢。

終結壟斷局面

中國廠商正在搶回市場

造成機器人零部件融資熱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機器人零部件廠商正在奪回屬于自己的市場,同時能夠乘上國內人形機器人企業不斷涌現的東風,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

以往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通常為歐美企業占領市場主要份額,而現下國內廠商正加速國產替代,在國內外市場上嶄露頭角,營收增長空間不斷拓寬,自然吸引資本入局。

這幾年 AI 越來越聰明,大眾開始期待機器人能真正「活」起來:既要看得懂陌生環境,又要做得來精細動作,實現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執行任務。

新需求,帶來了新機會。這波智能化的浪潮中,國內各家機器人零部件廠商摩拳擦掌,不斷優化產品以適應新需求。

以諧波減速器為例,諧波減速器是機器人的機械傳動裝置之一,能把電機的高速轉動,變成機器人關節低速且精準的運動。同時,它還能增大電機扭矩,讓機器人有足夠力氣搬運物體。

在 2020 年,國內諧波減速器被日本企業哈默納科占據了半壁江山,其市占率達 51%。

兩年后,2022 年,哈默納科市場份額已經降低至 38%,與此同時,國產諧波減速器品牌綠的諧波的市占率升至 26%,位列第二。

綠的諧波不僅在國內率先實現了諧波減速器的規模化生產,打破了國際品牌的壟斷,根據高盛報告,其產品性能也與全球諧波減速器龍頭哈默納科不相上下,具備競爭實力。

綠的諧波減速器產品

在技術壁壘較高的傳感器領域,導遠科技也正在走向國際市場,已經與大眾、BBA、豐田、沃爾沃、Smart 等品牌達成合作。

IMU 相當于機器人的前庭系統。而 MEMS 慣導芯片是構成 IMU 的核心部件。

導遠科技具備 MEMS 慣導芯片的設計、封裝和測試能力,其自研運動測量芯片在性能、集成度與性價比等方面都體現出引領行業發展的優勢,受到國內外主機廠客戶的高度認可。

產品性能上,導遠內置自研芯片的 IMU 模組采用了緊湊型設計,集成 3 軸陀螺儀和 3 軸加速度計,數據更新頻率達 1000Hz,可為機器人運動控制提供毫秒級數據刷新能力。

導遠 IMU 模組及 MEMS 芯片

此外,鑫精誠、鳴志電器、五洲新春等國內廠商正在積極投身于傳感器、電機、絲杠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部分企業的產品憑借性價比優勢,成功打入國外機器人生產供應鏈體系。

機器人零部件廠商的投資熱,也是國內人形機器人廠商數量激增、帶動本土供應鏈價值釋放的結果。

在需求端,目前國內人形機器人廠商正成井噴之勢,新機層出不窮,對于機器人零部件的需求日益走高。

而在供給端,相比世界上其他地區,中國的機器人供應鏈具備完善、多元、高效的顯著特性,響應敏捷,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

從需求端和供給端綜合來看,機器人零部件高度國產化,勢必成為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大勢。

汽車行業供應鏈的發展歷史,已經為機器人產業鏈提供了一個范本。

早期我國汽車產業對國外零部件依賴嚴重,但隨著國內車企數量的增長,市場需求激增,本土供應鏈開始發力。

如今,國產汽車零部件憑借高性價比和快速響應的優勢,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還大量出口海外。

不難預見,機器人產業鏈也將沿著相似路徑前行。

因此,資本從人形機器人本體企業的宏大敘事中轉身,涌向核心零部件的這片更不為人所注意,卻同樣至關重要的戰場,開啟萬億賽道的新一輪賭局。

伴隨資金的涌入,以及行業技術的持續迭代,這批為機器人產業提供底層支撐,充當「賣水人」角色的企業,正在悄然崛起。

原文標題:人形機器人難落地,資本找到了更性感的標的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