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讓實時意念“說話”有助失語者重拾流暢交流能力
《自然-神經科學》3月3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了一個能將大腦言語活動實時轉換成有聲詞匯的新設備。該技術可以幫助失語者重拾實時流暢交流的能力。
當前涉及言語的腦機接口一般會在個人無聲地嘗試說話與計算機有聲輸出間延遲幾秒,無法實現流暢清晰的交流。這會對聆聽者與說話者造成困擾。一個實時系統有望恢復自然對話,或能提高失語患者的生活質量。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Edward Chang、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Gopala Anumanchipalli和同事開發了一款無聲腦機接口,并作為臨床試驗的一部分,將它植入一名47歲四肢麻痹女性的大腦,這名女性在一次卒中發作后已有18年無法說話或發聲。
研究人員讓她在大腦中用意念講出包含1024個獨特詞匯的完整句子,同時用她的腦活動訓練了一個深度學習神經網絡,這些腦活動利用植入該患者言語感覺運動皮質的電極進行記錄。研究人員隨后用該模型以80毫秒遞增的速度解碼在線語音,并與受試者的發聲意圖同步,最終生成用受試者受傷前說話片段訓練的模擬她聲音的音頻。
這個腦機接口還可以將受試者訓練范圍擴大至沒有接觸過的詞匯。研究人員發現該設備可以連續運作,而不是每次中斷幾秒。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仍需對更多受試者開展進一步研究,但該設備有望讓失語患者更自然流暢地實時說話,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文章原標題:實時意念說話設備讓失語者重新“開口”)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5-01905-6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