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培養更多創新型技能人才

培養更多創新型技能人才

經濟日報    2024-12-29

  日前,天津市北辰區6家企業成立“機械制造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此舉是扎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具體舉措,可有效整合人才和技術優勢,建立起打通行業壁壘、合力攻堅破題、融合共享成果的全鏈條全周期技術創新機制,完善產業工人培訓體系,鼓勵技能型人才實干成才。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在人才規模上,我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占技能人才的比例約為30%。但在從制造業大國邁向制造業強國的進程中,我國技能人才依然存在總量不足、結構不優、素質不高等問題。

  提升技能水平要在干中學。在實際工作中,產業工人遇到各種技術問題,需要在學習培訓中答疑解惑。當前,我國產業正在經歷轉型升級,邁向智能制造新階段,過去簡單重復的機械式工作,正轉變為管理、分析、運維等高附加值的工作。產業工人要主動投身新變化新趨勢,瞄準產業發展規律,學習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實戰中錘煉技能,成長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順應產業發展趨勢,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提升技能水平需要多元化培訓機制。產業工人提升技能水平,有利于提升勞動效率和質量。應構建多元化培養體系,特別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以及培訓資源開放共享,依托企業培訓中心、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網絡學習平臺等,實現市場需求與培訓教學緊密對接,建設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

  此外,還要提升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評價,厚植人才發展沃土。在實際操作中,企業應建立與產業工人技能水平相匹配的績效分配體系,使技能人才的價值得到真正體現,形成正向激勵效應,培養造就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在社會層面,要加大制度創新,進一步創新人才評價機制,深化技能人才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拓展技能人才成長空間,營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技能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是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期待更多技能人才精研技藝、爭創一流,帶動更多工人參與創新創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