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改革創新促物流降本增效

改革創新促物流降本增效

經濟日報    2024-12-29

  中辦、國辦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作出部署。作為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中央文件,《行動方案》對于整個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物流連著生產和消費,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穩定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也是增強我國綜合競爭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總體保持下降態勢,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但是,我國全社會物流成本仍有較大下降空間,《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關鍵所在。《行動方案》聚焦鐵路貨運、公路貨運、物流信息數據等重點領域的深層次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不斷加快鐵路貨運向鐵路物流轉型,促進公路貨運規模化、規范化發展,優化城市貨運網絡,同時推進物流信息開放互聯共享,完善全國統一的物流大市場,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注入強勁動力。

  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是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任務。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前提是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針對我國制造業比重比較高的特點,要深化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在物流與相關產業的協同創新中實現降成本。要發揮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在串接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作用,加快傳統物流服務向供應鏈服務轉型。

  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是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核心目標。現代物流體系意味著高效的物流組織化水平、高品質的服務供給,也是物流領域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要遵循物流網絡規模經濟發展趨勢,緊扣“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要求,發揮國家物流樞紐在集聚要素、集成供應鏈等方面的載體和平臺作用,全面優化生產力布局,促進降低物流成本。

  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不是簡單降低運輸成本,也不是要壓縮物流企業的合理利潤,更不是要影響物流從業人員的收入,而是要統籌降低物流成本和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通過調結構、促改革,優化全社會物流資源配置,加強物流各環節協同銜接,全面提升物流體系運行效率,以盡可能少的物流支出實現盡可能多的經濟產出,為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有力支撐。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