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中信證券:預計明年逆回購利率降幅為40-50bps,LPR和貸款利率降幅可能更大

中信證券:預計明年逆回購利率降幅為40-50bps,LPR和貸款利率降幅可能更大

中信證券楊帆于翔等    2024-12-15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總體來看,政策層充分認識到明年內外部壓力可能明顯增大的嚴峻形勢,提出了穩增長、穩物價、穩就業、穩民生等一系列要求。

從財政政策來看,各項支持實體經濟的財政工具額度將全面提升,政府可支配財力將顯著改善,財政支出結構將向民生消費邊際傾斜。

從貨幣政策來看,會議要求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預計明年逆回購利率降幅為40-50bps,LPR和貸款利率降幅可能更大。

從內需政策來看,“擴內需”被列為明年的首要任務,預計政策將進一步加碼擴圍。

從地產政策來看,地產仍在政策落地期,在“止跌回穩”的政策目標下,建議重點關注城中村改造和和危舊房改造落地進展。

從產業政策來看,會議再次提及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重點關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商業航天、量子計算、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

▍事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4年12月11號至12號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正視內外部困難,堅定信心,明年經濟要穩定增長、物價要總體穩定。

首先,政策層充分認知到明年內外部壓力可能明顯增大的嚴峻形勢。會議提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其次,面對困難,明年宏觀經濟任務的關鍵詞是“穩”。會議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明年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保持“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我們預計明年的經濟增速目標或仍維持在5%左右,穩物價、穩就業、穩民生等底線思維較為凸顯。最后,本次會議對明年財政貨幣、擴大內需、產業升級、深化改革等方面做出了綱領性安排,后續建議關注各部委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會議通稿中對各自領域的細節部署。

▍2025年各項支持實體經濟的財政工具額度將全面提升,政府可支配財力將顯著改善,財政支出結構將向民生消費邊際傾斜,切實改善居民信心和預期。

會議對“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給出更清晰的描述,明確將提高財政赤字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2025年支持實體經濟的財政工具額度全面提升,疊加大規模化債額度落地,政府可支配財力將顯著改善。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內需放在首位,要求財政支出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結合會議指出“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預計2025年財政支出將對中低收入群體、就業困難群體、育兒養老群體有更多支持舉措,切實改善居民信心和預期。

▍會議要求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我們預計明年逆回購利率降幅為40-50bps,LPR和貸款利率降幅可能更大。

在實施了14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后,中央再次提出轉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我們預計明年降息幅度將加大,逆回購降息40-50bps,LPR降息幅度在50bps以上,首次降息可能在明年年初。根據央行披露,今年9月降準后銀行的平均準備金率為6.6%。我們認為銀行穩慎經營需要維持的準備金率下限可能是5%左右。我們預計今年12月可能會降準50bps,明年可能有還100-125bps左右的降準空間。除了降準,央行還可以使用購買國債等方式來投放長期流動性。會議要求“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基本一致。我們預計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為3%左右,因此社融和M2增速中樞可能為8%左右。會議要求“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這主要是為了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今年央行多次提示長端國債利率風險,需關注明年央行是否會在相關領域探索監管模式創新。

▍“擴內需”被列為明年的首要任務,預計政策將進一步加碼擴圍。

會議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的第一項,明確指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癥結,著力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具體抓手方面,一是指出要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加強自上而下組織協調、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我們預計明年用于支持“兩重+兩新”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有望在今年1萬億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以舊換新”的補貼品類范圍將迎來進一步擴容。二是強調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愿和層級。三是提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四是提出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會議強調,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強財政與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自2024年9月下旬逆周期政策加碼以來,以舊換新政策加碼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拉動極為顯著,廣義財政支出提速也驅動基建投資增速顯著改善,未來在現有政策不斷落地生效、增量擴內需政策進一步加力的支撐下,內需的改善或具有較強的確定性和可持續性。

▍地產仍在政策落地期,重點關注城中村改造和和危舊房改造落地進展,此外監管對資本市場呵護決心仍然較強。

地產方面,會議明確表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我們認為止跌回穩的目標十分明確,當前仍處在政策落地期,建議關注新增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會對地產投資產生的直接拉動。同時,貨幣化安置的方式可能對銷售也會有帶動作用。此外,其他政策抓手一方面是減少供給,即加大收購閑置土地和收儲力度;另一方面是提振需求,即調整公積金、商業銀行按揭、住房限購等政策。雖然會議對“穩住股市”未給出過多說明,但我們認為證監會等主要監管部門對市場呵護的決心仍然較強,體現為市值管理指引正式稿落地、互換便利使用規模快速上量、回購增持再貸款使用限制放松等。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規范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自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公開場合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以來,中央在多個重要會議場合均有提及該詞。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12月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時再次提及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體現了政策層對于我國科技實力提升的重視程度。會議提出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預計明年政策一方面將以高質量供給創造需求,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推動明年經濟企穩上行;另一方面,政策將以實現自主可控為著力點,構建安全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建議未來在基礎學科研究之外,重點關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商業航天、量子計算、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以及廣泛應用數智技術和綠色技術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機會。同時會議還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預計明年部分行業產能結構性不平衡的問題有望得到政策關注,或以控制增量產能、優化存量產能的方式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風險因素:

經濟增速下行風險;政策力度或效果不及預期;外部擾動超預期風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對比

image

資料來源:新聞聯播,新華社,中國政府網,中信證券研究部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