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案引發行業大變革:美國國會擬議法案欲打破醫療保險壟斷
12月13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首席執行官Brian Thompson被殺一案,在美國引發物議嘩然。民眾們不僅沒有對兇手表現出應有的憤怒,反而對醫療保險行業大肆批評。
社交媒體上不乏有美國網友評論保險業高管遇害屬于咎由自取,還稱槍擊嫌疑人Luigi Mangione是“為民除害”的當代英雄。這一割裂的輿論也讓美國立法者們十分警惕。
據悉,美國國會正在審議兩項試圖打破美國保險業壟斷的法案。一項是由參議員沃倫和霍利發起的《患者優先壟斷法案》,另一項則是眾議院提出的法案,且這兩項法案都有兩黨成員的參與,意味著國會在此問題上暫時擱置了黨爭的想法。
兩項法案希望迫使保險公司和其他醫療保健公司在未來三年內出售所謂的“藥物福利管理者(PBM)”業務,這業務負責管理處方藥的保險計劃,目的在于對醫療費用進行有效管理、節省支出,增加藥品效益。
根據美國藥劑師協會的解釋,PBM主要負責處方集的開發和維護,與藥房簽約,與藥廠議定折扣以及處理并支付處方藥的理賠。
雖然兩項法案都沒有具體點名任何公司,但統計顯示,聯合健康集團、CVS旗下的Caremark和Cigna旗下的Express管理的處方藥合計占到美國市場的80%。這種壟斷情況無疑十分嚴重,也必將成為國會兩項議案的重點打擊對象。
在美引起巨浪國會提出的這兩項立法是Thompson遇刺后美國當局第一次出臺針對保險業的立法,這足以證明Thompson謀殺案在美國社會掀起的巨浪究竟有多大。
盡管國會議員在有關立法的聲明中避免引用被害者Thompson及嫌疑人Mangione的觀點和言論,但議員沃倫在早些時候的采訪中表示,公眾對于Thompson被槍殺的反應代表了美國沸騰的民意。
她強調,全美各地的人們都感受到被保險業欺騙、敲詐和威脅的憤怒,他們的這種本能反應足以引發醫療保健系統中每個人的警惕。但她也警告,暴力永遠不是解決辦法,人們是被逼到這一境地的。
嫌疑人Mangione則在一份手寫宣言中嚴詞批評了美國的醫療保險行業,聲稱保險業高管們猶如寄生蟲,其若有悲慘結局完全是罪有應得。
這一說法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群的同意。數據顯示,聯合健康保險拒絕理賠的比例高達32%,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而Thompson是這一結果的大力推動者,還曾應用人工智能來拒絕客戶理賠,因此在投保人群中“臭名昭著”。
另據紐約警察局探長Joseph Kenny周四透露,Mangione并非是聯合健康保險的客戶,他選擇槍殺Thompson似乎是因為其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醫療保險公司,以此達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而“保險公司們”也確實被鎮住了。自Thompson死后,多家美國保險公司加強了其高管的安保力度,并放棄了一些可能引發更大反彈的降本增效計劃。但此事顯然仍處于發酵階段,美國保險業面臨的沖擊波似乎還將不斷升級。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