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自習室正在高價收割焦慮的中小學家長:學習機一臺上萬還需為課時續費!
12月6日訊,綜合國內媒體報道,當下,AI自習室正迅速崛起為一門備受矚目的新興生意。
其核心在于AI算法與大模型驅動的學習機,以及學習機上的智能助學系統,這些設備通常還伴隨著線下督學與托管服務的支持。
在某購物平臺上搜索,可以發現最便宜的學習機價格也在千元以上,而具備錯題分析、拍照識圖等功能的業內認可智能學習機,價格區間則在5000元至萬元不等。
實質上,這些學習機是安裝了特定學習軟件的平板電腦,除學習功能外無其他用途。
學生需開通課時方能使用,新機通常會附贈一定時長的服務,但長期使用則需續費。
AI自習室的宣傳廣告形式多樣,“學業規劃”“靶向檢測”“查缺補漏”“自主學習”等不一而足,總有一款戳中小學生家長的痛點。
據了解,多鯨教育研究院今年5月發布的《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已超過800億元,同比增長29.53%。
預計2024年這一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大關,教育硬件滲透率將達到68%。
目前,AI自習室已在學校周邊的商鋪、培訓機構教室以及小區內部悄然興起,市場表現異常火熱。這一趨勢背后,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起到了關鍵作用。
教育部近年來將教育數字化、智能化視為開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抓手。
今年3月,教育部啟動了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包括“AI學習”專欄在內的四項具體行動,以此推動人工智能在教與學中的融合應用。
今年10月,北京市教委發布了《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指南》,明確了人工智能在六大重點教育領域、29個典型場景的應用規范,其中AI伴學被列為“以智助學”的典型應用之一。
該指南鼓勵利用人工智能的預測性進行學習診斷和精準教學,不斷優化個體學習效果,并增強AI教學工具的輔導針對性。今后該指南將隨著技術進步和教學需求的變化進行年度更新。
目前,升學依然是家長們首要關注的問題,而AI自習室的出現恰好填補了因校外輔導機構減少而留下的市場空白。AI技術為傳統培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優勢,并且有效補充了校外教育的功能。
從其類似托管的運營模式來看,AI自習室為家長帶來的好處包括:能為孩子課后提供一個安全且讓人省心的環境。
然而,也有老師提醒家長應理性看待這一趨勢,不必盲目跟風。
北京某學校老師認為:“學習本身不能過度依賴所謂的AI學習機,還是要有更多元的實踐和思考。”
“所謂的AI精準學,很多時候只是在精準刷題。外殼新,但內核還是老套的。即使提高能力,往往也是機械的、附加值低的能力。綜合能力不足,不符合國家對未來拔尖創新人才的需求。“學會學習,比學了多少知識更重要。”
這位老師還補充到,AI時代并不缺答案,而是缺好問題。“我不阻止學生用,而是引導他們用。像我們學語文,課前預習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其實非常重要。”至于寫作,更不能單靠記套路、背模版,“情動而辭發,學生是有溫度的人,情感的激發是需要體驗的。另外,堅持閱讀也十分必要。輸入夠了,才可能有輸出。”
另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提出,AI作為一項新技術,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家長還是應當保持理性,不必盲目跟風或者過度依賴。“使用AI學習機效果如何因人而異,如果本身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內在動力,買再多的AI學習機也無濟于事。”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