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三年多上市長跑落下帷幕!曠視科技主動撤回IPO,押注“智駕”提高造血能力

三年多上市長跑落下帷幕!曠視科技主動撤回IPO,押注“智駕”提高造血能力

華夏時報    2024-12-01

  曠視科技漫長的科創板上市之路終于畫上了句號。11月29日,上交所官網更新其最新上市項目狀態,曠視科技一欄顯示“終止注冊”。曾經的“AI四小龍”,商湯科技和云從科技如愿上市,依圖科技早在2021年就終止了IPO,如今曠視科技也做出了這個選擇。該公司回應稱,終止上市是基于對技術趨勢、行業環境和自身戰略選擇的全面考量。

  雖然上市的計劃暫時擱置,人工智能也從計算機視覺時代過渡到了大模型時代,曠視科技并沒有固步自封。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幾年前就開始研發大模型技術,近日其太乙大模型也正式備案,同時,該公司認為智能汽車是AI未來最大的落地場景,因此不僅組建了智駕團隊,其聯合創始人、CEO印奇還進駐了力帆科技,走上了智能汽車“軟硬一體”的路。

  暫時放下上市夢

  曠視科技在科創板的“上市-終止上市”歷程可以用短短的一條線、五個步驟所概括:2021年3月12日:已受理;2021年4月12日:已問詢;2021年9月9日:通過上市委會議;2021年9月30日:提交注冊;2024年11月14日,終止注冊。這個歷程耗時三年多。

  曠視科技科創板股票發行注冊程序終止通知書顯示,是該公司和主承銷商中信證券主動要求撤回注冊申請文件。

  2021年,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給出的募集資金用途是,擬全部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及主營業務發展所需的流動資金,包括基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AI視覺物聯網解決方案及產品開發與升級項目、智能機器人研發與升級建設項目、傳感器研究與設計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而現在,曠視科技主動終止IPO給出的理由是,“基于對技術趨勢、行業環境和自身戰略選擇的全面考量,經審慎研究,公司決定主動撤回上市申請。目前,公司經營情況穩定,未來將持續推進主營業務健康發展、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公司將繼續密切關注并積極鏈接資本市場。”曠視科技方面這樣回應《華夏時報》記者。

  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認為,曠視科技放棄上市,是由多個原因造成的?!吧鲜姓甙l生了很大的變化,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經濟原因,且曠視科技是人工智能1.0時代也就是計算機視覺時代的領頭羊之一,但現在的AI浪潮已經從視覺識別過渡到大模型,可能現在已經拿不到很好的價格了?!?/p>

  據招股書公布的業績,曠視科技此前的“造血”能力堪憂。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曠視科技的營收分別為8.54億元、12.6億元、13.91億元、6.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億元、-66.39億元、-33.27億元、-18.65億元。由于曠視科技公開披露的財務數據仍停留在2021年上半年,2021年-2023年的業績情況還是個未知數。

  至于未來會不會重新啟動上市流程,是否在其他地區上市,曠視科技方面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

  1.0時代企業的選擇

  作為人工智能1.0時代、計算機視覺技術的代表性企業之一,曠視科技此前以物聯網作為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載體,通過構建完整的AIoT產品體系,面向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核心場景提供經驗證的行業解決方案,實現人工智能的商業化落地。

  但時過境遷,人工智能已邁入以大模型為核心技術的2.0時代,無論是資本還是市場,目前所青睞的領域都發生了改變。可以看到,近兩年智譜AI、月之暗面、零一萬物、百川智能、MINIMAX、階躍星辰等新一波人工智能企業已經成為資本的“新寵”,尤其是智譜AI和月之暗面的融資額和估值都居TOP行列。

  在這樣的變革和背景下,1.0時代的AI公司也在做出自己的改變。如商湯科技上個月確立了“大裝置-大模型-應用”的三位一體戰略,致力于成為“最懂算力的大模型服務商”和“最懂大模型的算力服務商”;而格靈深瞳則控股國科億道入場了軍工領域,并加速人工智能軟硬一體化產品戰略的實施。

  曠視科技當然也不能只守著自己的固有業務發展。據天眼查數據,曠視科技最近一次融資在2019年,之后便沒有其他融資信息。沒有新融資,沒能上市,要想繼續在這個風云變幻的市場生存下去,曠視科技必須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

  10月21日,曠視太乙大模型正式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不過,曠視科技在大模型方面的宣傳相對低調,此前就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該公司幾年前就在研發大模型并有一定成果。

  發力智能汽車業務

  然而,現在這個階段,國內大模型企業的造血能力也是有限的,都還處于前期的虧損投入階段,所以曠視科技也在尋找另一條商業化之路,這條路就是智駕。

  “曠視科技的基本判斷是,智能汽車是AI未來最大的落地場景。”曠視科技方面對記者表示。2021年初,曠視科技開始入局智能汽車業務,基于在計算機視覺上的技術優勢,該公司迅速切入到類似于特斯拉的以視覺為主的技術路線,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幾百人的團隊規模。在算法方面,曠視科技擁有業內知名的兩套BEV視覺算法模型BEVDepth和PETR。

  不過,曠視科技并不滿足于只做軟件。11月11日,力帆科技發布公告,印奇當選為力帆科技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據天眼查股權穿透信息,印奇在今年7月成立了重慶江河順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而江河順遂持有重慶江河匯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00% 股權,江河匯持有力帆科技9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9.91%。最終,江河順遂間接成為重慶上市車企力帆科技的股東。

  力帆科技是一家以新能源產業為戰略發展方向,集汽車、摩托車和發動機、通機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該公司目前是吉利系的一員?!皶缫暱萍歼M入到智能汽車行業,是公司‘軟硬一體化’戰略的延伸。”曠視科技方面這樣對記者說。

  這不難理解?!叭绻麅H僅有算法,卻沒有硬件的支持,在這個時代是很難的,即便是一個無人駕駛領域的領先者,如果沒有自己的汽車去大規模鋪開,很難得到源源不斷的數據積累和用戶反饋。為什么大家認為特斯拉的智駕做的更好呢?因為它有大規模的汽車在世界各地跑,適應各種路況,從各種路況帶來各種數據和用戶體驗,現在包括小鵬、理想、蔚來,還有傳統車企,他們其實自己做智駕會更有優勢,因為可以迅速把實驗室里的技術拿到現場應用,之后再驗證數據的真實性。印奇執掌力帆科技,應該也是考慮到這個因素?!?王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至于前景如何,王超說,還要等待后續的市場檢驗?!耙驗楝F在只是高管入股,最后會不會整合還是個未知,而且這需要很強大的管理能力,而且力帆科技在汽車市場的表現并不是特別突出?!?2024年前三季度,力帆科技實現營收48.15億元,同比增長11.19%;歸母凈利潤為3995萬元,同比下滑35.34%。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