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驅動理想汽車智能駕駛“狂飆”
2024年11月28日,理想汽車在OTA 6.5版本中,正式推送基于端到端+VLM雙系統架構的“車位到車位”智能駕駛,能夠輕松應對狹窄小區道路、環島、掉頭或者復雜施工場景等,升級后的車輛將支持全國高速收費站ETC自主通行,自動將導航終點匹配至AVP代客泊車路線,真正實現全程無斷點的智能駕駛體驗。
理想智能駕駛持續轉化為用戶價值,刺激行業提速發展
作為首個達成百萬輛里程碑的新勢力車企和中國豪華新能源汽車品牌,理想汽車智能駕駛的用戶數量也突破了100萬人,智能駕駛累計里程突破26.7億公里,相比2023年12月提升了123%,遠超同期保有量增長速度67%。數據提升是理想智能駕駛技術躍遷最好的見證。2023年12月同樣是是理想汽車智能駕駛產品升級迭代的重要時間節點,OTA 5.0推送全場景NOA,標志著理想智能駕駛從高速向城市擴展;2024年7月,OTA 6.0正式推送了無圖NOA,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的導航覆蓋區域均可使用;2024年10月,理想汽車將端到端+VLM雙系統智能駕駛正式全量推送至超過30萬AD Max用戶,至此理想智能駕駛邁入AI大模型時代;2024年11月底,理想汽車成為全球首家推送車位到車位智能駕駛的車企。
不到一年的時間,理想智能駕駛在四次OTA中快速迭代,不只是技術架構的徹底變革,更是體驗的跨越式增長。截至目前,理想NOA累計里程已經達到14.4億公里,NOA里程占智駕里程的90%,意味著NOA正在全面替代原來的基礎輔助駕駛功能,例如LCC車道居中保持。理想汽車產品部高級副總裁范皓宇在2024廣州國際車展上表示:“現在NOA已經接近老司機的駕駛水平,用戶會主動打開導航使用NOA到達目的地”。理想汽車將端到端+VLM智能駕駛推送給全量用戶一周內,有3600位此前從未在城市范圍內使用過NOA的“沉默用戶”,開始使用NOA功能,并且每天導航里程翻了兩倍,直接晉升成為NOA的“重度用戶”。
隨著智能駕駛逐漸成為最重要的購車因素之一,理想智能駕駛持續升級成功提高了其產品價值,極大地刺激了市場和潛在用戶的關注。相比今年5月門店試駕車還無法體驗無圖NOA的時期,目前NOA試駕占比增長了近3倍,65%的進店用戶都會體驗NOA。從銷量來看,30萬元以上車型AD Max銷售占比達到70%,40萬元以上車型AD Max銷售占比達到80%,相比年初,AD Max銷量占比提升了34%。一系列數據無不印證了理想智能駕駛正在顛覆用戶的原有認知,并且已經穩居行業第一梯隊,成為了越來越好用、用戶越來越愛用的產品。
大舉投入智能駕駛,端到端+VLM顛覆傳統方案迭代速度
理想汽車實際上是不斷在給智能駕駛“做減法”,從全場景NOA到無圖NOA,再到端到端+VLM智能駕駛,理想智能駕駛分階段擺脫了先驗信息和人類規則的限制。理想汽車可以率先完成減法,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原因就是全面擁抱AI技術。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曾表示,端到端+VLM智能駕駛是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運行的最先進的技術架構,也是實現全自動駕駛的最佳技術路徑。
端到端+VLM智能駕駛由端到端模型、VLM視覺語言模型和世界模型共同構成,真正意義上實現了One Model一體化端到端模型大規模實踐應用,并首次將大模型部署至車端量產芯片。端到端模型用于處理常規駕駛行為,得益于中間沒有規則介入,該模型在信息傳遞、推理計算、模型迭代上均具有顯著優勢。VLM視覺語言模型可以像人類一樣深刻理解復雜交通環境和語義,擁有讀懂和理解導航地圖、交通規則的能力。因此可以輔助端到端,解決安全、導航、法規和舒適等方面的業內難題。
區別于傳統智駕方案,端到端+VLM智能駕駛不再依賴人工規則實現迭代,而是基于世界模型構建的虛擬環境完成能力學習和測試。世界模型結合重建和生成兩種路徑,構建的測試場景既符合真實規律,也兼具優秀的泛化能力,可以在安全性、舒適性、導航效率等各個維度進行評價。在世界模型支撐的研發體系下,端到端+VLM智能駕駛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迭代超過30個版本,平均每周迭代兩個版本。模型能力也隨版本迭代獲得顯著提升,截至11月15日,端到端+VLM智能駕駛訓練數據量達到500萬視頻片段,相比7月底千人團測試,模型MPI平均接管里程已經提升了3.5倍。
除了世界模型,充足的訓練數據和訓練算力也是模型快速迭代的保障。理想汽車智能駕駛研發副總裁郎咸朋表示,理想汽車每年在訓練算力的投入超過10億人民幣。2023年,理想汽車投入研發費用105.9億元,推測近十分之一用于訓練算力建設,理想汽車對于搶占智能駕駛技術高地的決心顯而易見。截至目前,理想汽車訓練數據已經達到26.7億公里,預計年底達到30億公里;訓練算力達到6.38EFLOPS,預計年底超過10EFLOPS,兩組數據在行業中均是首屈一指。
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下半場的智能化發展,理想汽車全面擁抱AI的戰略已經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和前瞻性。誠如李想在理想汽車第三季度財報業績會上所說:“未來三到五年,最大的變量來自于人工智能,包含基于真正的人工智能的智能駕駛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手,它將給消費者帶來和今天完全不同的體驗,這也是真正質變的開始。”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