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成為新一輪增長驅動因素多家科創板半導體龍頭聚首共話成長
《科創板日報》7月26日訊(記者 郭輝)今日(7月26日),上海最重磅科創盛會——“科創板開市五周年峰會”隆重舉行。該峰會由上海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及《科創板日報》主辦,以“新創驅動 質領未來”為主題。
在峰會芯片半導體圓桌對話環節,以“復蘇增長,跨越山海”為話題,探討產業當前發展節奏、企業價值成長路徑。南芯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阮晨杰,芯聯集成聯合創始人、CEO趙奇,聚辰股份董事、總經理張建臣,以及中科創星合伙人袁博等企業家和投資人參加交流并分享觀點。海通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張曉飛主持對話活動。
半導體新一輪產業增長特點明顯:更多由新興技術帶動
南芯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阮晨杰表示,去年下半年消費電子市場已經開始逐步回溫,目前來看較為平穩,工業電子和汽車電子復蘇稍慢,但預計也會經歷與之類似的回升過程。
“從GPT元年的討論開始到AI工具與硬件有越來越多的結合點,從云計算對產業的輔助到汽車自動駕駛等應用,AI對下游各領域都產生了影響。而目前能看到未來下游會有很長的創新周期的出現,這一點令人非常激動。”阮晨杰如是稱。
芯聯集成聯合創始人、CEO趙奇表示,本輪的半導體產業復蘇與以往情況有兩點不同,一方面來看,自去年第四季度到現在,市場處于緩慢的復蘇之中,客戶相比以前更加理性,是根據市場實際需求來拉升產量的,而不會如以往進行恐慌性備貨、搶產能;另一方面,本輪市場復蘇驅動因素更多來自新產品的研發和交付,國內外終端產品的升級換代速度快于過往迭代速度。
中科創星合伙人袁博從投資方的視角,回看新一輪產業周期,他表示,整體顯現出較為理性的成長節奏。“我們能夠看到新產品、新需求、新勢能的綜合推動,其中像Chat-GPT等AI大模型的大量應用,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廣泛鋪開、競爭力提升,帶來的需求十分充足。同時,不管是AI手機、AR,還是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這些未來的新終端的價值正在展現出來,對半導體行業有大的拉動作用。”
聚辰股份董事、總經理張建臣表示,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的AI、AIoT、人形機器人等應用慢慢拓開,預計對芯片的需求量較為堅實,這些都已成為目前行業較為確定的因素。
步入上行周期 企業要做好哪些準備?
“現在國內半導體行業可能已經到了下半程的淘汰賽。”阮晨杰表示,回歸產業本質,一是需要拼對市場的把握,二是看企業有沒有能力做多元化產品線,三是要做好企業自身治理,以敏捷的決策和行動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并實現資源配置最優。
阮晨杰表示,中國科技企業的原創力在變強,各個終端品牌的細分領域產品都做到引領國外,未來的創新力包括上下游的產品整合能力達到了新的高度,未來需要更多可以發揮創新的土壤以及助力實現廣闊成長的機制體系。
趙奇認為,在未來行業的競爭中,企業通過保持技術的領先性,來獲得產品性價比的優勢,是企業能否在相對激烈的競爭中取得更多市場份額的基礎。“芯聯集成一直致力于通過順應市場需求的技術創新來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聚辰股份張建臣表示,“得益于DDR5的迭代和滲透、汽車電子市場擴展以及海外客戶的開拓,公司將保持很好的成長性。”張建臣也表示,該公司還會不斷開拓品類,盡量避免內卷。
“一味靠內卷把業務做大然后想著再去漲價的企業,最終幾乎很難提價,對行業發展也不是很健康。”張建臣表示,聚辰股份在做的光學防抖(OIS)、閉環音圈馬達驅動芯片等產品,對標競爭的也是海外的廠商,作為客戶來講也更喜歡產品的穩定性而不是殺價。
袁博表示,從投資機構的角度來講,對短期的庫存周期、制造周期關注相對較少,更多聚焦的是技術創新的周期,即什么樣的技術能夠帶來不一樣的產品、不一樣的價值,創造不一樣的場景。
中科創星目前大概投了超過150多家光電、半導體公司,以前主要投“卡脖子”的項目,現在更多關注前沿、新型的技術,比如3D的器件結構、新的材料體系等方面的技術。袁博認為,“未來隨著新技術的突破、孕育,可能帶來更大的市場需求的爆發,再疊加半導體產業生產、制造、庫存的相對理性,整個產業的上升勢頭會維持一個相對長的周期。”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