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賺錢能力顯現“拆墻”帶來新增量
行業觀察
連日來,多家互聯網大廠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業績。記者梳理發現,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京東以及網易在內的大廠均披露了與AI相關的內容,從最初投入,到過去的第三季度,AI逐步起到助推營收的作用,有大廠的AI相關產品收入實現了三位數增長。同時,阿里巴巴與騰訊在三季度財報發布期間,提及相互“拆墻”的影響,疊加部分新業務帶來的新盈利增長點,令大廠們尋找到了降本增效中“增效”的部分。
大廠三季報顯示,AI持續高研發投入的同時,AI相關的產品也逐步呈現出“賺錢”能力。
AI相關業務連續多季度增長
AI結合得最快最多的業務是云業務。阿里巴巴財報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阿里云收入較前數個季度加速增長。具體數據來看,阿里云季度收入296.1億元,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11.5%,阿里云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增速上漲。
同樣是AI賦能最多的業務,騰訊TOB產品在三季度的競爭力增強,推動企業服務板塊健康增長,毛利顯著改善。據披露,三季度,騰訊的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業務毛利同比增長19%,環比增長6%至254億元。在財報中,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我們持續在產品和運營中部署AI,包括營銷服務和云服務,所帶來的切實可見效益也愈加顯現。”
大模型作為新一輪AI浪潮的核心,大廠也不想缺席這個重要“賽道”。從財報信息來看,大廠通過AI技術與自身業務結合,再通過這些業務提升B端客戶體驗,B端客戶買單的路徑逐步“走通”。騰訊方面稱,騰訊混元已與700多個業務和場景深度整合。今年“雙11”,京東云言犀數字人支持了超過7500家品牌商家直播。
“互通”效果呈現 “新芽”業務有望坐穩
騰訊、阿里巴巴、京東三家巨頭的“互聯互通”是下半年行業的一大看點。對于本身是競爭關系的大廠之間,“拆墻”后能否帶來新的營收增長?記者觀察到,整體來看,“拆墻”后效果向好,給平臺帶來新的流量與新的增量。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拓展淘寶和天貓平臺上的支付和物流服務,預期對平臺整體帶來顯著增量效應。”財報披露,本季度,淘天集團訂單量同比雙位數增長,帶動線上GMV增長。
騰訊管理層在回應提問時表示,此次合作對騰訊而言已能從支付中獲得更多的收入,淘寶能獲得更高用戶轉化率,用戶也可以有更多的支付選擇。當然,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觀察后續效果如何。
除了“拆墻”帶來引入新流量外,平臺自身的部分新業務實現突破,為整體業務帶來新的增長曲線。在三季度財報中,騰訊披露,小程序交易生態活躍,季度內交易額突破兩萬億元。在即時零售業務發力的京東本次財報披露,三季度,京東秒送在京東App場域的月均下單用戶數、訂單量的同比增速均超100%。
人事調整為核心業務帶來新活力
在本輪財報前夕,大廠核心業務出現的人事調整引來外界關注。針對此前騰訊IEG架構調整的傳聞,在財報電話會上,騰訊高層透露,此輪人事調整的邏輯圍繞長青游戲的整體策略展開。“當游戲表現不佳或團隊缺乏創意時,騰訊會做出調整。”在財報發布后不久,騰訊公布了新一輪內部輪崗,包括公司副總裁姚曉光結束為期三年半的兼崗,繼續擔任互動娛樂事業群(IEG)天美工作室群總裁,聚焦游戲業務并帶領天美加快全球業務的發展。游戲業務在騰訊三季度是營收的主力,達到518億元,同比增長12.6%。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