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從輝騰到ID.3的二十一年大眾或關停“透明工廠”的生產功能

從輝騰到ID.3的二十一年大眾或關停“透明工廠”的生產功能

新火種    2023-09-29

  2016年3月,大眾最后一輛輝騰轎車在德國東部的一座透明車間里緩緩駛下生產線。隨著這輛黑色車身、搭載4.2L發動機以及四驅系統的轎車下線,意味著輝騰14年生命周期的正式結束。

  這座最初為生產輝騰而建、頗具藝術風格的德累斯頓工廠,在輝騰停產后,大眾又將其視作生產其他電動車型和展示電動化轉型的媒介。

  但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和轉型關鍵期面前,德累斯頓工廠高運營成本和低產出的現實,對想要控制成本、提高回報率的大眾而言,并不不是一筆劃算的開支。此前有消息稱,在削減成本需求的推動下,大眾汽車集團計劃結束德國德累斯頓工廠的生產。

  據路透社最新消息,大眾汽車發言人稱,茨維考和德累斯頓工廠將于10月前兩周停產大眾ID.3和Cupra Born兩款車型。茨維考工廠將在10月2日至10月13日期間削減新車產量,德累斯頓工廠將從10月2日起暫停生產ID.3電動車型,10月16日恢復生產。員工數量是否會受到影響暫不知曉。

  德累斯頓工廠于2002年正式投入運營,主要生產大眾推出的豪華車型輝騰。彼時擔任大眾集團CEO的費迪南德·皮耶希認為大眾旗下的高端品牌奧迪仍無法和奔馳、寶馬競爭,輝騰作為其遠大愿景的產物被推出。為此,大眾斥資1.87億歐元用來修建了德累斯頓工廠。

  該工廠是一座長140米、高20米的玻璃建筑,周圍綠樹環繞,坐落在城區不遠處。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內部看去,這座建筑都更像是一座博物館,而非汽車裝配廠。它沒有車身制造、涂裝或沖壓車間,只承擔著最后的組裝工作。

  大眾將其稱為Glaeserne Manufaktur(德語意為“透明工廠”),因為車間采用大量玻璃帷幕作為墻體。顧客可以觀看車輛是如何在現代化的生產線上被組裝起來的,甚至輝騰的車主還能參與到手工組裝過程當中。彼時,輝騰大部分組裝過程都由工人手工組裝完成,每輛輝騰下線后,會被存放在40米高的巨大圓形停車塔中。

  大眾將德累斯頓工廠視為一個展示品牌形象的窗口,而不僅僅是汽車生產線。大眾汽車的技術、生產流程、美學設計、視覺體驗被緊密結合在一起,呈現在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面前。然而其建造之初的目的——生產百萬級別的豪華轎車輝騰,卻沒有達到董事長費迪南德·皮耶希的期望。

  14年間,輝騰因制造成本高、產品定位等原因在全球市場銷量一直不高,全球最高年銷量僅為1.1萬輛,推出僅3年時間就在美國市場宣布停售。2014年輝騰的銷量已不足4000輛。并且在當時,輝騰超過50%的銷量都是由中國市場貢獻的。

  據報道,有大眾內部人士透露,輝騰的生產成本是帕薩特的3倍,單車盈利能力則為負2.81萬歐元(約合20.62萬元人民幣),已經給大眾帶來了20億歐元(約合146.79億元人民幣)的損失,于是大眾決定正式停產輝騰。

  輝騰停產后,大眾計劃仍舊延續德累斯頓工廠的生產和展覽功能,用來展示大眾在新能源轉型中的新技術。

  2016年4月,大眾投資2000萬歐元對德累斯頓透明工廠進行改造,純電車型e-Golf在2017年4月開始生產,參觀者可以體驗電動車型的生產、交付以及試駕全過程。在當時,大眾的Bulli概念車、XL1以及大眾Sedric無人駕駛概念車也在德累斯頓工廠進行展出。

  2020年底,德累斯頓工廠停產e-Golf,計劃2021年開始生產替代產品ID.3,后受疫情影響延后了生產進度。

  據了解,ID.系列車型在德國的主要生產基地是茨維考工廠,2022年德累斯頓工廠的ID.3產量僅為6500輛。此前有消息稱,停止在德累斯頓生產ID.3,也可能與其今年將在沃爾夫斯堡工廠開始生產有關。

  不過主要原因還是大眾在電動化轉型中急切尋求提高的回報率。大眾CEO布魯姆稱,到2026年大眾實現107億美元的利潤增長。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德累斯頓工廠的年運營成本在6000萬至7000萬歐元之間,如果結束汽車生產每年將能節省約2000萬歐元。這對于大眾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削減。

  目前來看,大眾不僅處于電動化轉型的艱難時期,還要面臨特斯拉以及中國汽車品牌的外部沖擊,歐洲地區受到高通脹和電動汽車補貼削減的影響而市場需求持續疲軟。近期也有消息稱,大眾汽車考慮在茨維考工廠裁員269人。

  從輝騰到ID.3,德累斯頓工廠見證了大眾沖擊豪華市場的夢想,也在迫切的電動化轉型中被幾度規劃和調整。德累斯頓在關停生產后,或許依舊會保留其展覽功能。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