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中國:汽車產業迎變革期投資機構加速布局科技服務方向
近日,由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理委員會、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指導,畢馬威中國主辦的第六屆畢馬威中國汽車科技50榜單公布及頒獎儀式暨2023年汽車行業轉型領軍企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來自政界、學界代表,以及汽車及金融產業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就行業發展趨勢、技術與創新以及資本市場協作角度討論行業變革、展望汽車產業發展格局。同時,第六屆畢馬威中國汽車科技50報告(簡稱“報告”)同步發布。
“汽車產業是虹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依托長三角國際領先的汽車產業布局以及國家戰略的賦能,商務區正不斷推動創新要素集聚,加速打造上下游協同創新的汽車產業集群,已吸引汽車產業鏈企業1700多家。”會上,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胡志宏表示。
畢馬威中國副主席,華東及華西區的首席合伙人楊潔表示,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5G通信、車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產業迎來變革期。眾多科技創新企業也隨之涌現,不斷驅動傳統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數字化方向創新升級。產業變革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汽車正在由純代步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演變,成為集出行、娛樂、辦公于一體并嵌入消費者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環。面對新機遇,投資機構也加速投入科技能力,除了提升產品力外,還努力朝著科技服務方向布局。
對于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的發展,畢馬威中國工業制造及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諾伯特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已全面進入市場化驅動新階段,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當前,機構更關注智能座艙的發展驅動因素和主要挑戰,預測行業發展規模、主要細分領域的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同時也探討基于軟件價值提升OTA賦能下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可能。
在自動駕駛方面,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審計主管合伙人徐侃瓴介紹稱,得益于技術逐步成熟和成本下降,乘用車新車搭載L2(L2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滲透率提升,2022年中國在售新車L2和被業內稱為“技術分水嶺”的L3(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滲透率分別為35%和9%。目前距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尤其是距全無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及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還有很長距離。資本市場對無人駕駛領域的投資也更趨于理性,商業化落地及預期盈利性逐漸成為影響投資人決策的關鍵性指標。
海外布局方面,報告表示,今年以來中國車企繼續深耕東南亞、中東等市場,同時也在加快布局以歐洲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跨國并購、建廠、成立研發中心、開拓銷售渠道等消息頻出,本地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
此外,報告還從全生命周期減排,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充電,純電動車電池的儲能應用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如何踐行低碳環保進行了解讀。展望未來,在推動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雖然從短期看,汽車企業的經營成本可能上升;但從長期看,汽車企業可以通過改進低碳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最終提升生產效率。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