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英國自動駕駛新規出臺,駕駛員不用再「集中注意力」

英國自動駕駛新規出臺,駕駛員不用再「集中注意力」

新火種    2023-10-31

英國自動駕駛新規出臺,駕駛員不用再「集中注意力」

自動駕駛是近年來市場上活躍度極高的話題之一,資金不斷涌入,巨頭爭相布局,新創企層出不窮讓這個行業變得火熱無比。

但若要讓自動駕駛汽車真正在道路上行駛,法規的配套就變成了其必要前提之一。

只有法規將交通事故的責任鑒定進行明確的區分,裝載L3級以上的自動駕駛系統的車輛有了上路的條件。

近年來,各國都在加速本國自動駕駛相關法規的制定。最近,英國自動駕駛新規的出臺,又掀起了一波議論風潮。

駕駛員可在車輛自動駕駛時看電影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交通部提出的擬議交通法規修改方案顯示,在車輛開啟自動駕駛模式時,駕駛員可以在汽車內置屏幕上觀看與駕駛無關的內容(電視和電影等)。

其前提有兩個:

車輛應保持在一條車道上且行駛速度低于60公里/小時。

駕駛員應在需要時收回對車輛的控制權。

同時滿足以上兩點要求的情況下,若車輛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事故,應由負責車輛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企業或車企承擔責任,或投保以后由保險公司做出經濟賠償,而駕駛員個人不對事故承擔責任。

雖然可以看電影但是玩手機依然是不被允許的。英國的新規還明確指出,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禁止使用手機。其給出的理由是,“研究表明手機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

但即便如此,英國的新規也讓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允許在開車時觀看電影或者視頻的國家。

英國自動駕駛新規出臺,駕駛員不用再「集中注意力」

英國交通部長特魯迪·哈里森表示,新規是發起的公眾咨詢之后大多數受訪者普遍支持的情況下確定的,而且新規也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使我們未來的出行更環保、更安全、更可靠”。同時,新規還可以“推動全國經濟增長,確保英國作為全球科學超級大國的地位。”

英國一直走在自動駕駛行業的前沿,其政府希望在2025年前建立一個完整的監管框架,以支持英國大規模部署無人駕駛汽車技術。

英國交通部也制定了相關目標,到2035年,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可在英國行業內創造約 38,000 個新的高技能工作崗位,其經濟價值將達到417億英鎊。

對于新發布的法規與英國自動駕駛發展的現狀,汽車智庫RAC基金會主任史蒂夫·古丁認為,新規必須被車主所理解,汽車制造商和銷售商也需要確??蛻舫浞至私馑麄兯徠嚨墓δ芗笆褂靡巹t。

英國對自動駕駛立法的探索

雖然英國沒有全球性的車企巨頭,但其為了促進其國內自動駕駛行業發展可謂是不遺余力。自2015年至今,英國陸續修訂了公路、交通等相關法律,并逐漸頒布了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所涉及的保險、稅收等新的法規政策。

英國自動駕駛新規出臺,駕駛員不用再「集中注意力」

2015年,英國交通部與商務、能源與產業戰略部共同創建了“互聯與自動駕駛汽車中心”。

2017年,英國發布《汽車技術和航空法案》。該法案規定了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事故時的責任分配問題以及影響責任判定的因素。

隨后,《自動與電動汽車法》于2018年出臺,該法規將第三方保險覆蓋范圍延伸到了自動駕駛汽車領域。

2021年,英國通過了自動駕駛汽車在公開道路行駛的相關規定,并允許駕駛員的雙手離開方向盤,只需在必要時進行接管。

今年1月份,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法律委員會更是聯合發表了《自動駕駛汽車:聯合報告》,建議引入新的自動駕駛汽車法案。

該報告的發布已經把自動駕駛責任劃分的立法推到了臨界點,其中有四條是為當前新規的發布給出了很好的條件限定。

對自動駕駛以及駕駛輔助功能進行區分。

自動駕駛汽車在獲得常規的上路許可后,還需獲得一個針對自動駕駛功能的授權。

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持續性監管,以確保該車一直處于安全且符合交通規則的狀態。

若生產商或經銷商進行誤導性宣傳或未披露完全信息,遇事故后則生產商或經銷商承擔責任。

這些法規的陸續發布也逐漸讓英國在自動駕駛的法規探索上更加大膽,因此,本月的“自動駕駛新規”也就順理成章的浮出了水面。

下一步,英國還將公布首批符合“自動駕駛”條件的車輛名單,目前來看可能包括特斯拉、奔馳、奧迪、通用等具備比較完善的自動駕駛技術的車企。

寫在最后

上個月,奔馳的L3級自動駕駛剛剛獲得了德國相關部門的批準,被允許在時速低于64公里/小時的高速公路上進行“有條件自動駕駛”。

這個月,英國便宣布車輛開啟自動駕駛狀態時,駕駛員可以分散注意力去觀看“與駕駛無關的內容”。

雖然德國的駕駛員可以玩手機,但由于其限制性條件較多,所以這次英國的法規更勝一籌。

法規愈發開放對當前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無疑具有推動作用,但其適配性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因此也有不少聲音唱衰英國的新規,稱其過度激進。畢竟汽車自發明以來,對駕駛員的所有要求均為“集中注意力”。

而英國的新規究竟是過于超前,還是高瞻遠矚,在其“自動駕駛”名單上的汽車上路行駛后我們便可窺得一二。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