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研究分析師要失業了?蔡崇信大贊AI,而ChatGPT這么說……
阿里巴巴董事長蔡崇信周三在新加坡舉行的CNBC活動上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會在未來消除對股票研究分析師的需求。
他表示:“股票研究分析師可以被完全取代……你可以要求它編寫一份關于英偉達或蘋果的報告,它會做得很好。”
盡管如此,蔡崇信并不認為AI會徹底取代人類分析師的職位。
他進一步解釋道,AI的應用將大幅提升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使分析師能夠專注于更具戰略性和判斷力的決策工作。
他強調:“如果很多與日常研究相關的事情都能由機器來完成,那么研究的質量真的可以得到提高,然后人類就可以運用自己的判斷,提出更好的建議。”
作為一名擁有法律背景的企業家,蔡崇信指出,人工智能還將從根本上改變法律實踐。
例如,在合同撰寫方面,AI可以確保文件的精準性和一致性。
他解釋道,法律文件的每個條款、每個定義都需要高度匹配,而AI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承擔絕大部分工作。
但他同時指出,當客戶聘請“老練的律師”時,他們實際上是在尋求專業咨詢,而非簡單的文書處理。
他說:“咨詢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而是判斷問題?!?/p>
在他看來,“這些工作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得到加強,而不是被取代?!?/p>
蔡崇信發表上述言論之際,AI工具的使用在各行各業變得越來越流行,因此出現了所謂的“AI取代論”,讓部分從業人員開始焦慮。
借此機會,小編也問了問ChatGPT:股票研究分析師會被AI取代嗎?
對于這個問題,ChatGPT做出了以下回答:
“AI正在改變股票研究,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它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人工分析師。相反,AI將與他們的工作互補并增強其效果。原因如下:
AI如何增強股票研究
數據處理與分析 – AI能夠比人類更快地分析大量的財務數據、財報和市場趨勢;
自動化報告生成 – AI能夠在最少的人力輸入下生成財務摘要、財報預覽和估值模型;
預測分析 – 基于歷史數據和替代數據源,AI驅動的模型可以識別模式并預測股票表現;
情緒分析 – AI可以實時處理新聞、社交媒體和財報電話會議的文字記錄,以衡量市場情緒。
為什么人工分析師仍然必要
定性判斷 – AI在解釋軟性因素(如公司戰略、監管變化和地緣政治風險)方面存在困難;
行業專業知識 – 分析師提供深厚的行業知識和與公司管理層的關系,這是AI無法復制的;
投資論點發展 – AI可以生成洞察,但投資建議和論點的構建仍需由人工分析師完成;
客戶關系 – 機構投資者更看重人類的專業知識、討論和決策中的信任。
未來:AI與人工協作
AI將處理數據密集型的任務,使分析師可以專注于更高價值的研究;
利用AI工具的分析師將比不使用這些工具的分析師更具競爭力;
基于AI的研究平臺(如Bloomberg GPT、Kensho和YCharts)已經在重塑這個行業。
結論: AI不會完全取代股票研究分析師,但它將重新定義他們的角色。那些能夠適應AI的分析師將變得更加高效和有洞察力,而那些抗拒AI的分析師可能會處于不利地位。”
對于上述回答,大家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