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全國首個!無需人工干預,“成都造”人形機器人實現全自主跨空間作業

全國首個!無需人工干預,“成都造”人形機器人實現全自主跨空間作業

新火種    2025-04-28

“成都造”人形機器人又有新進展。

3月1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獲悉,全國首個無需人工干預、無需遙控,能自主完成跨空間任務的 “人形機器人任務規劃推理執行系統”——Raydiculous—1現已正式亮相。這標志著,人形機器人的“大腦”更加智能化,向應用場景實用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這是個啥系統?到底有啥用?這是一個基于3DSGs技術路徑的人形機器人規劃推理執行系統。“這項技術能讓機器人像人一樣,能自己‘看懂’周圍的環境、規劃行動路線并完成任務,不再依賴人工遙控。”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人員表示,簡單來說,這項技術可以讓機器人變得更“聰明”更“主動”“可以使機器人自主地從一個空間,移動到另一個空間,完成取物、巡檢等復雜任務。相較于傳統依賴大量算力的系統,這種方法更高效、實時,標志著智能機器人的實用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當機器人不再需要人類‘手把手’遙控指揮,才是真正的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臨界點。”該研發人員解釋,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成都“貢嘎”機器人身上,它實現了長視野推理規劃和自主學習跨場景任務執行,“機器人的‘思考半徑’擴大了很多。讓機器人不僅能識別桌椅、門廊等物體,更能理解廚房、臥室等空間邏輯,甚至預判移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環境變化。”這相當于讓機器人從“背臺詞的話劇演員”進化為“即興發揮的戲劇大師”。

面對全球AI競賽中“堆算力、卷數據”競賽,“我們采用‘視覺-語言-動作’模型,即‘VSLAM導航+調用感知和執行’等系列小模型進行技術攻關,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該研發人員表示,隨著技術難關的不斷攻克,人形機器人將會越來越“聰明”,產品的實用性、行業的產業化將成為可能。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圖據受訪者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