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業

作業

  • 天地聯動深圳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上崗”

    中新網深圳3月13日電 (索有為 韓佩玲 呂謝超)深圳市寶安區新橋街道黃埔路碧海工業區上空13日上演了一場“天地聯動”的科技交響曲。一臺搭載雙機械臂的帶電作業機器人,如外科醫生般精準地伸展著“手臂”,配合著地面技術人員的操作,僅用40分鐘便完成了兩處10千伏線路閑置熔斷器引線的帶電拆除任務。配網帶電

  • 福島核電站作業重啟:東京電力派機器人取回核燃料熔塊樣本

    周二(9月10日),一個有伸縮裝置的機器人重新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其中一座受損反應堆中,以取回一塊核燃料熔塊碎片,取回的樣本將進一步分析并決定核電站的下一步動向。就在近三周前,由于一些技術性問題,該機器人曾被暫停熔塊取出作業。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至3號核電機組在里氏9.0級地震和海

  • 專訪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宋偉: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結合的終極形態是通用作業機器人,數據匱乏是當前主要問題|2024年末出海觀察

    托馬斯閃光、360°跳躍旋轉、艱難的地形穿越,云深處和宇樹科技推出的輪式四足機器人近期引發了國內外市場關注,連馬斯克也在海外社交平臺點贊。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2024年10月發布的《2024年中國四足機器人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銷量約3.40萬臺,同比增長76.

  • 作業幫發布教育領域銀河大模型:支持AI解題、多語言AI問答

    快科技9月4日消息,作業幫最近在2023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正式發布了自研銀河大模型。據了解,銀河大模型支持AI解題、多語言AI問答等能力,號稱精通詩詞字句和課文常識;并支持AI寫作功能,可用于提高寫作技巧、優化寫作結構,并提供文章潤色、語法糾錯和創意啟發等場景。在測評基準上,作業幫銀河大模型表

  • 「產業互聯網周報」字節回應被曝秘密利用OpenAI;英特爾預告Gaudi3將超越H100;阿里云M7蔡英華離職;馬斯克回應Grok抄ChatGPT作業

    【產業互聯網周報是由鈦媒體TMTpost發布的特色產品,將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業級服務、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沿趨勢、重磅政策及行研報告?!可虦萍及l布訃告:創始人湯曉鷗因病離世12月16日,商湯科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公司創始人、人工智能科學家、浦江實驗室主任、

  • 小學生用AI趕作業:邊界在哪里

    言詠/文 在DeepSeek(深度求索)的推動下,AI(人工智能)似乎一夜之間飛入尋常百姓家。開學前夕,不少小學生用AI趕寒假作業。有三年級的孩子把作文題目和要求發給AI,立刻生成一篇作文,孩子照抄就完成任務。有的孩子把數學題交給AI,也能得到詳細、準確的解答。熱搜榜單上的詞條是“第一批用DeepS

  • 我國首臺作業時速公里級水下敷纜機器人完成下水測試:敷埋作業1000米/小時

    12月13日消息,據報道,由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牽頭研制的我國首臺作業時速公里級水下敷纜機器人完成下水測試,敷埋作業速度可達1000米/小時。據悉,該機器人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其核心部件更是達到了100%的自主可控,標志著該項目已成功從理論研究跨越至實物樣機階段,展現了我國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

  • 代替人工完成高危作業!“綿陽造”智能清庫機器人系列裝備面世

    10月11日,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舉行線上發布會,推出了由綿陽企業研發生產的“智能清庫機器人系列裝備”。據介紹,該系列裝備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完成高危作業環節,真正做到極限作業環境下無人清理服務。▲發布會現場據介紹,中國作為水泥生產大國,目前擁有5萬~6萬座水泥庫,由于各種因素導致庫內粉料

  • 中車艾森迪:深海重型作業機器人助人類“勇闖”未來能源寶庫“無人區”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0日電(樊中華)隨著有限的陸地資源逐步被人類開采枯竭,向深海要資源也成為面向可持續未來的必然之舉。然而深海資源開采面臨著高壓、黑暗、強腐蝕等諸多困境,如何在“不可能”的空間探索資源開采的“可能性”?“特殊的深海環境,靠的是裝備先行,”在2023全球“未來產業之星”大賽期間,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