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逆襲關鍵曝光:設備端數據分析登場“偷學”用戶的寫作風格
4月15日訊(編輯 趙昊)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撰文表示,蘋果將開始分析用戶設備上的數據,以提升其人工智能(AI)平臺,趕上該領域的競爭對手。
根據古爾曼的說法,蘋果通常使用合成數據來訓練AI模型,但這些合成數據并不總能反映真實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這使得蘋果的AI系統在某些場景下表現不佳。
而新方法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同時確保用戶數據始終保留在設備本地,不會被直接用于訓練AI模型。此舉有望幫助蘋果追趕OpenAI和谷歌這樣隱私方面限制較少的對手。
古爾曼解釋道,新技術將合成數據與iPhone、iPad和Mac電子郵件應用程序中最近的用戶電子郵件樣本進行比較,以確定合成數據集中哪些內容更接近真實世界的表達。
新的見解將幫助蘋果改進其“Apple Intelligence”平臺中的文字功能,比如通知摘要、寫作工具中的語義合成能力,以及用戶消息的摘要功能。
周一(4月14日),蘋果也在其機器學習研究官方博客中提到了這個變化,“在生成合成數據時,我們的目標是產生在話題和風格上足夠接近真實郵件的句子或郵件,從而改進我們的摘要模型,還不從設備中收集任何郵件。”
除了合成數據外,蘋果還利用從第三方獲得許可的數據,以及通過掃描開放互聯網找到的信息來訓練其模型。
這項新系統將會出現在即將發布的iOS、iPadOS 18.5及macOS 15.5的測試版本中,開發者在周一已收到這些系統的第二個測試版本。
古爾曼稱,新系統有望提升蘋果的AI模型能力,是公司在火熱的AI賽道中成為嚴肅競爭者的關鍵一步。由于產品落后于競爭對手,蘋果的AI團隊近幾個月經歷了管理層的動蕩,包括Siri項目的重組。
蘋果還表示,未來還將改進其它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例如圖像生成工具Image Playground、圖像魔術棒Image Wand、回憶生成Memories Creation和視覺智能Visual Intelligence。
此前,為了改進Genmoji功能(允許用戶自定義表情符號),蘋果已經使用一種叫“差分隱私”(differential privacy)的技術,可以在不暴露用戶數據的前提下,識別出常見的生成提示和提示模式,并對其進行優化。
比如,當許多用戶都請求生成“一個提著公文包的恐龍”時,蘋果會改進這類常見請求的生成質量。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