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現早治療!AI用幾滴血就可預測上百種疾病
2月24日消息,據報道,復旦大學科研團隊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對近1500種血漿蛋白質進行篩選分析,發現了11種可預測未來癡呆風險的血漿蛋白質。
專家介紹,這項技術的最大優勢在于“早發現、少花錢”,醫生通過檢測人體血液中近3000種蛋白質的變化,再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就可以提前十余年預測心臟病、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等上百種疾病的患病風險。
目前,團隊正在研發快速檢測試劑盒,未來常規體檢只需加做幾十元的蛋白質檢測,就能篩查重大疾病風險。就像現在測血糖血壓一樣方便,特別適合需要定期體檢的中老年人。
在浙江杭州的良渚實驗室,研究員沈寧和他的團隊利用AI算法,設計開發出一種用于治療兒童早衰癥的新藥物,在實驗中取得非常好的療效。目前,團隊正在積極尋求合作,努力推進臨床轉化。
沈寧表示,AI算法讓藥物設計變得快速高效。如果用傳統的大規模篩選,大概要15~20年的研發周期,而且有非常大的失敗概率。有了AI算法的加持,藥物研發周期可以縮短到3~5年。
Tags: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