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學”助解決專業人才缺口疾病管理更有效
AI的興起為醫療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AI技術已逐漸成為醫護人員的得力助手,提升患者的治療體驗。清華大學醫學院黃天萌教授14日在滬對記者表示,智能教育工具的合理設計可以幫助醫學生、醫生更好地面對復雜的醫療場景,解決專業人才缺口問題。
AI的興起為醫療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AI技術已逐漸成為醫護人員的得力助手,提升患者的治療體驗。清華大學醫學院黃天萌教授14日在滬對記者表示,智能教育工具的合理設計可以幫助醫學生、醫生更好地面對復雜的醫療場景,解決專業人才缺口問題。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環境研究》雜志上刊發論文指出,如果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幾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由肥胖、年齡增長、接觸殺蟲劑和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等因素引發的,從咖啡渣中提取的咖啡酸基碳量子點(CAC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
2月24日消息,據報道,復旦大學科研團隊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對近1500種血漿蛋白質進行篩選分析,發現了11種可預測未來癡呆風險的血漿蛋白質。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將低功耗芯片設計、機器學習算法和柔性植入式電極相結合,制作出一種神經接口,可識別和抑制各種神經系統疾病癥狀。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IEEE固態電路》雜志上。得益于256通道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研究人員在診斷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NDD)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們開發了一種名為“ImmunoSEIRA”的新型生物傳感器,能夠檢測和識別與NDD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