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人未老骨先衰?AI賦能,骨關節疾病可防可治!

人未老骨先衰?AI賦能,骨關節疾病可防可治!

新火種    2023-12-25

中國經濟網版權所有


中國經濟網新媒體矩陣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京ICP040090)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9日訊(記者郭文培)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一項發表于《柳葉刀·風濕病學》的研究顯示,1990年全球骨關節炎患者數量為2.56億,2020年這一數字猛增至5.95億,30年間增幅高達132%,到2050年,全球預計有近10億人受骨關節炎困擾。在我國,數據顯示,我國骨關節炎患者已超1.4億,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患病率接近20%,低骨量率接近50%。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深,骨科相關疾病的防治之路任重道遠。

12月15日,由愛康集團攜手長木谷發起的骨關節健康中國行——“骨科人工智能協同創新項目”智能評估啟動會在愛康庇利積臣醫療中心舉辦。與會嘉賓表示,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早篩、慢病預防、慢病管理、快速康復等健康管理全流程,在骨關節健康領域大有可為,骨關節疾病可防可治。同時,“骨科人工智能協同創新項目”將在愛康59大城市近170家體檢、齒科與醫療中心落地,以智能化的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務全國骨關節患者。

AI賦能,骨關節疾病診療更精準

骨關節健康是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方式變化,骨關節炎患病人群正在逐年增加。報道顯示,在7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骨關節炎是導致運動失能和致殘的第七大原因。骨科疾病亟需精準且有效的早期評估干預技術,來減緩骨科疾病一經發現便是重疾的發生率。國家衛健委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孫亮教授表示,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加深,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群面臨肌肉骨骼健康和運動功能維護的問題,創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未來相關疾病早期篩查和風險評估的重要輔助工具。

10月24日,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AIJOINT(關節置換手術模擬軟件)獲批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成為中國第一張人工智能輔助骨科治療類創新醫療器械三類注冊證。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付中國表示:“通過早期預防、及時診斷和治療,我們可以減輕骨關節疾病帶來的負擔,保護個體的身體功能和心理健康,從而提高整體生命質量。AIJOINT人工智能三維手術模擬軟件以及基于該創新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升華的骨科智能評估產品,這些創新的數字技術都將高效輔助醫生幫助更多的患者實施精準化、智能化、個體化的臨床救治。”

對于骨關節炎治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教授田華介紹:“我們已經有了一套階梯化的治療方案。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不再盲目地直接進行手術,而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提供階梯化的治療選擇。早評估、早預防,這是我們階梯化治療方案的核心。而AI技術為我們的醫療工作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我們可以利用AI技術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早期評估,預測其發展趨勢,從而制定出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使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得到有效的治療。”

關口前移,愛康集團攜手長木谷邁入“智能骨科”新時代

骨關節炎被稱為“不死的癌癥”,作為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骨關節炎在我國持續增長且呈現了年輕化趨勢。但因病情極具隱匿性,常被患者忽視,甚至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進行早期疾病篩查,將“治療機會窗口”前移,已成為當前骨關節健康管理的重大課題,而健康體檢及檢后管理將是重要抓手。

“愛康集團《2023版全國體檢人群健康報告》顯示,50歲以上體檢人群中,骨量減少以及骨質疏松的檢出率超過50%,國人的骨健康現狀令人堪憂。骨關節疾病的篩查并非體檢中心的常規體檢項目,但有了長木谷的骨科人工智能的賦能,這一原本需要骨科專科醫生才能做的檢查項目,現在通過X線拍攝下肢關節、然后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就能完成評估,之后對于需要進行關節置換的患者,通過骨關節CT影像進行三維重建,就能精準匹配人工關節并提供手術方案,這一切如今在體檢中心就能完成,之后為患者3D打印手術導板,對接到骨科專科醫院進行手術。手術康復一段時間之后,對于人工關節拍片,通過三維重建,就能評估手術后的康復狀況,這一服務體系的建立,對于骨健康的管理可以說是革命性變化。”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骨科醫院執業醫師人數為33376人,當年的診療人數卻高達1602萬人次,面對龐大的骨科疾病人群,傳統的檢查與治療手段遠遠無法滿足。體檢中心作為社會廣泛人群健康篩查的第一道關卡,將創新科技應用在健康全管理過程中,能夠幫助體檢人群實現更早發現、更早診斷、更早治療。“骨科人工智能協同創新項目”啟動后,將在愛康59大城市近170家體檢、齒科與醫療中心落地。

長木谷董事長張逸凌博士表示,“長木谷攜手愛康集團共同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骨科疾病的防治階段,希望通過未來10年的時間,我們能夠實現在全國百城千縣億萬人次骨關節健康的評估,提升中國骨關節疾病的防治水平。”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