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出臺新規確認無人駕駛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原標題:武漢出臺新規,確認無人駕駛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機構:中國自動駕駛市場規模達3832億元
武漢市人大常委會12月30日公布的《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促進條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在當地發生道路交通安全違法、交通事故等行為后,對于不配備駕駛人或者隨車安全員的,將由車輛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擔相關責任。
條例提出,當智能網聯汽車發生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時,配備駕駛人或者隨車安全員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駕駛人或者隨車安全員進行處理;不配備駕駛人或者隨車安全員的,依法對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進行處理。當智能網聯汽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并造成損害的,依法應當由智能網聯汽車一方承擔責任的,由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履行賠償責任后,可以依法向負有責任的相關主體追償。已經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商業保險的,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條例同時提出,智能網聯汽車所有人、管理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商業保險。使用智能網聯汽車從事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出租汽車客運、道路旅客運輸等經營活動的,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保承運人責任保險。此外,條例還鼓勵保險機構開發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研發、制造、使用、經營等相關的保險產品。也鼓勵設立社會風險基金,對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交通事故中遭受人身、財產損失,因責任難以認定等原因不能及時得到賠償的當事人,先予補償。
據中國經濟網,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將提升至48.7%,2024年,我國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達3832億元。今年以來,多地發布了自動駕駛測試區域擴大的消息:浙江杭州開放八城區3474平方公里作為智能網聯車輛測試應用區域,占全市面積超20%;北京開放首個高鐵站自動駕駛測試,明確北京經開區往返北京南站自動駕駛測試范圍……
此前,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頻頻登上熱搜。據武漢本地媒體報道,截至7月,“蘿卜快跑”已在武漢投放超過400輛無人駕駛汽車,至2024年底,預計“蘿卜快跑”將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并在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此外,今年7月,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確定了20個城市(聯合體)為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機構預計,2025年、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將為7295億元、25825億元。在政策加持與技術進步推動下,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正穩步邁向全球領先地位。與此同時,自動駕駛在落地進程中,事故責任劃分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7月7日下午,有武漢網友在短視頻平臺發布視頻,稱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7月8日,百度方面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事故因車輛在綠燈亮起啟動之際與一名闖紅燈行人發生輕微接觸,事故發生后我司第一時間配合警方處置,并陪同送醫檢查,目前正在醫院進一步觀察和休息。”業內人士認為,對自動駕駛事故責任的認定較為復雜。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副教授楊勝兵認為,對事故責任的劃分需要看自動駕駛的級別,對于L3級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相關事故,業內共識是應由車輛生產廠家承擔責任;對于L3級以下的自動駕駛相關事故,責任劃分較難界定,需要判定是技術問題還是駕駛員問題等。律商聯訊風險信息董事總經理戴海燕表示,駕駛模式的變化導致責任歸屬不同,傳統車輛事故責任通常歸咎于駕駛員或車輛所有者。無人駕駛車輛的保險權責劃分涉及多個方面,是一個業界正在探索的領域,需要積累更多案例、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