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麗湖論壇:大模型下半場看「AI應用」與「可信AI」
自去年年底ChatGPT問世以來,大模型火爆的浪潮已經持續了大半年,數據顯示截止10月份國內已經發布了238個大模型。與眾多基礎大模型形成顯著對比的是國內AI應用的極度匱乏。這也是現階段中美大模型發展的顯著差異之一。早在今年3月,OpenAI推出ChatGPT插件功能之際,英偉達AI科學家Jim F
自去年年底ChatGPT問世以來,大模型火爆的浪潮已經持續了大半年,數據顯示截止10月份國內已經發布了238個大模型。與眾多基礎大模型形成顯著對比的是國內AI應用的極度匱乏。這也是現階段中美大模型發展的顯著差異之一。早在今年3月,OpenAI推出ChatGPT插件功能之際,英偉達AI科學家Jim F
格隆匯12月24日丨科大國創(300520.SZ)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高可信軟件可以為機器人、無人駕駛等行業領域提供軟件分析驗證產品和服務,目前在機器人領域尚無規模化訂單。
在數字化浪潮下,科技帶動金融業變革的加速度超乎想象,特別是大模型推出以來,給行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11月10日,在2023金融街論壇全球金融科技大會上,行業專家、資深學者和眾多金融機構代表圍繞“倡導負責任金融理念 共建數字金融新生態”展開激烈討論。
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發展應用與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形成歷史性交匯。數據源于經濟社會并賦能經濟社會,其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與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等傳統生產要素相比,數據是可重復使用的資源,而且是新型生產要素。
當前,人工智能應用廣闊的特性逐漸顯露,越來越多的AI產品商業化落地,尤其是在金融領域,人工智能正開啟一個從技術創新到普及,再到變革的全新發展的循環。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機構要如何乘勢而上?又面臨著哪些挑戰?
未來,人工智能或將幫助科研工作者跳過文獻檢索、粗讀的過程,直接找到需要的文獻,大幅提升科研工作者的文獻閱讀效率。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檢索、閱讀文獻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在大模型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以其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滲透進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角落,科研領域也不例外。
重點發力三類!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加速 三部門發文再添“一把火”
近日,在2023金融街論壇全球金融科技大會上,馬上消費副總經理兼CTO蔣寧表示,大模型新技術給行業帶來了很多期望,使很多領域出現新機會,但同時也面臨著安全、合規、算法和生態四個方面的挑戰。 蔣寧認為,安全合規的可信AI是大模型持續發展的根基。
人民政協網第二時間我們很難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但我們會在第二時間權威發聲。第二時間,與您相伴。新聞背景每年全球互聯網的“烏鎮時間”,總會見識不一樣的新鮮“網”事:隨時隨地“碰一下”,化身烏鎮百事通的AI智能體“桐小烏”便可帶你游烏鎮;坐進騰訊展臺的“裸眼3D通話艙”,可以通過360度的立體視角,讓相隔
作者:沈毅斌 來源:IT時報作為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當仁不讓的“主角”——大模型,可謂是吸引了全體參會者的目光,多家科技企業也借此機會展示出自研大模型的最新成果。螞蟻集團分別帶來了以“AI+根技術”為核心的數字技術大圖,數字版權保護平臺“鵲鑿”,以及入選本屆大會“鎮館之寶”的可信AI產品“蟻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