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重點發力三類!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加速三部門發文再添“一把火”

重點發力三類!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加速三部門發文再添“一把火”

財聯社記者付靜    2025-01-09

1月8日訊(記者 付靜)數據要素市場開年再迎政策利好,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工信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強調建立高效便利可信的數據流通機制,支持建設企業、行業、城市可信數據空間,探索建設個人、跨境可信數據空間,到2029年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主體結構基本建成。

記者最新獲悉,可信數據空間等數據流通利用設施將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各地正加速建設數據空間,城市、行業、企業三類可信數據空間相對能較快落地,不過整體而言當前國內數據空間還處于較早期階段,連接、納管等技術難點尚存。

“根據數據局的戰略文件,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是推進全國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形成的支撐,也是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載體。我們要為每一級政府創建多級數據要素市場,如果沒有數據基礎設施支撐,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難以形成。”深桑達A(000032.SZ)中國電子云副總裁馮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6日國家數據局副局長沈竹林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稱,據業界初步估算,數據基礎設施每年將吸引直接投資約4000億元,帶動未來五年投資規模約2萬億元。

搭建100+可信數據空間 有哪些技術難點?

記者了解到,可信數據空間系數據流通利用領域目前業界主要的實踐方案之一,前不久國家數據局印發的《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8年我國將建成100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

中國電子云數據運營部總經理宋超稱,可信數據空間概念最早來自歐洲數據體系,據公開報告全球已有178個案例,歐洲在數據空間建設上處于領先位置,國內當前還處于較早期階段。“當國家把方向真正定下來,接下來可能會迎來一個爆發階段。一百個數據空間,我覺得是不止的。”

《指引》印發當日,中國電子云發布云數一體可信數據空間解決方案。該方案核心包括數據流通運營能力、數據流通技術底座、可信連接器、可信云底座等,兼顧安全保護和流通效率,基于密態計算可支撐大批量數據高速傳輸,用于大模型訓練推理等創新場景。

“中國電子云整體采用云數深度融合的方案,基于自主操作系統和數據流通控制技術,來提供一種廣泛的數據主體接入能力。”中國電子云安全運營部總經理毛昱稱。據悉,中國電子云可信數據空間對數據接入、傳輸、清洗、開發等數據跨主體流通全過程進行管控,對基于API接口、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學習等多種流通技術以及同一流通技術、多個技術廠商產品的數據開發和數據交付進行統一納管,目前已適配6大流通技術路線和9個市場主流廠商產品。

客觀來看,宋超分析,可信數據空間搭建技術難點在于,其一,匯聚多路數據資源、承接廣泛主體,帶來了連接方面的技術挑戰;其二,承接多類安全技術帶來統一納管的挑戰;其三,可信數據空間本質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制度方向,涉及和其他基礎設施連接的問題。

據了解,中國電子云與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無人機遙感數據資源分中心、中盾安信、中科加能、朗新集團(300682.SZ)、百度智能云等行業合作伙伴發布了高質量共建可信數據空間聯合倡議,旨在解決數據“不敢享”“不愿供”“不流通”“難利用”等關鍵問題堵點。

各地積極響應 重點發力三類

值得關注的是,《行動計劃》提出,布局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五類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和應用推廣。

談及對于五類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的側重,宋超向記者分析,由于個人數據較敏感,個人數據空間處于尚處摸索階段,跨境數據空間則具備行業和區域屬性,以跨境業務為主,城市、行業、企業可信數據空間相對能快速落地,是三類重點發力方向。具體到行業,其認為可以率先聚焦醫療、能源、文旅、制造等。

據“數據要素社”報道,《行動計劃》是國家層面首次針對可信數據空間進行前瞻性系統布局,近期各地政府、數據局、多個企業積極響應。例如:山東省公共數據流通交易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啟動,中日友好醫院與北電數智聯合發布醫療可信數據空間,青島啟動海洋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全國首個空天可信數據空間及運營中心在北京啟動,中國電信(601728.SH)數發中心與海南省發改委在內多家政府機構成立可信數據空間生態聯合體、寧波啟動全國首個副省級城市數據空間建設等。

記者獲悉,中國電子云可信數據空間通過中國電子云數據港已經接入全國性權威合規、高質量的公共數據、行業數據和企業數據以及自研高價值數據產品,面向城市、行業和企業進行了探索實踐,在部分重點城市、某工業央企、某食品央企以及高端裝備制造、育種等行業落地。

馮進向記者表示,“我們最早期做城市公共數據匯聚治理,積累了一百多個客群,這些城市紛紛響應國家數據局可信數據空間的試點,下一步重點放在數據流通和運營上。同時,我們做了很多央企的數據匯聚治理,下一步隨著國家財政發出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方案,央國企尤其是數據富礦型央企必然面臨著面向產業鏈上下游數據的流通融合利用,從而激活數據的價值潛力,這也是下一步需求方向。在行業上,數據除了組織內的匯聚治理,也要促進多層級之間的流通,行業數據空間的需求應運而生,這也將是我們要去探索實踐的方向。”

談及推進計劃,馮進稱,“我們目前鎖定了20-30個城市、3-5個央國企,1-2個行業,會在今年一季度全面地做鋪墊布局,完成以可信數據空間解決方案為支撐的數據基礎設施落地。我們2024年是以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為核心推進數據運營能力的形成,2025、2026年將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統采共用,在此基礎之上實現公共數據及企業數據運營,從單一公共數據運營逐步走向公共數據、社會數據、企業數據、產業數據的融合運營。”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