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醫行周年論道AI賦能健康未來
中醫藥文化賡續千年,擁有著深厚底蘊,在現代醫學體系之下,仍擁有獨特優勢與魅力,中醫藥傳承創新之路需要不斷拓寬、攜手邁越。11月23日,正值品牌發布一周年之際,百醫行邀請30多位中醫藥專家學者,以“匯聚醫道精華,共筑健康未來”為主題,在北京舉辦百醫行周年慶典。會議旨在回顧百醫行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共同展望未來中醫藥文化發展之路及科技賦能。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常佩芬、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SEO領域精細化營銷專家何亞濤、百醫行主理人徐彥隆等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落地收獲呈現 實踐壯大力量
周年慶典上,百醫行主理人徐彥隆介紹了百醫行的工作轉化成果,指出了百醫行面對的行業機遇與挑戰。過去一年,百醫行開展了健康中國行公益活動,將成果落地河南省周口市:聯合周口市人民醫院,邀請北京優秀的專家團隊,為群眾提供免費的醫療咨詢和初步篩查服務,制訂特色診療方案。徐彥隆表示,百醫行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服務,還成功推廣了百醫行的理念,并在周口市設立了站點,舉行了掛牌儀式。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常佩芬認為百醫行在過去的一年里將科技成果邁出、轉化到成果落實,且在周口市成功落地,是非常圓滿和成功的。她殷切鼓勵與敦促著百醫行的未來:秉持初心,逐步走進各個城市,串聯起百醫行的力量和資源。
AI協同診斷 科技賦能未來
會上的圓桌討論環節,邀請到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SEO領域精細化營銷專家何亞濤,分別就中醫藥文化傳承的新業態、科技與醫療發展的新生態展開議題交流討論。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提出并解釋了百醫行與AI融合的三個階段,希望AI成為一個科研工具,協同診斷、幫助提議,樂于與百醫行共同探索與合作。
百醫行主理人徐彥隆認為未來AI與醫藥融合的平臺,至少能提供基礎認知。我們的目標不是讓AI達到醫生的水平,而是解決認知問題。他相信AI在這方面會比人做得更精準、更適宜。期待百醫行能在實踐中穩健且踏實地邁出AI工具與醫療第一步。
作為推動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破圈”的創新醫療服務平臺 , 百醫行將持續發展旗下三大主體,扛旗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努力通過互聯網技術整合全球優質醫療資源 , 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體驗,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貢獻力量。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