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瀾滄打造數字智慧化牧場肉牛養殖用上AI技術
中新網普洱12月28日電 (魯昱穎)
28日,記者從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上允鎮獲悉,該鎮在云南率先打造數字智慧化牧場,肉牛養殖用上了AI技術,正推動肉牛產業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品質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農戶增收。瀾滄縣地處北回歸線以南,位于云南西南部,與緬甸接壤。該縣的上允鎮境內地形屬盆地,四周群山環繞,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水草豐富,肉牛養殖成為該鎮一大產業。
“2023年,上允鎮肉牛養殖戶490余戶,肉牛存欄達2萬余頭。”上允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姚琦璟介紹,該鎮今年7月引入企業打造了占地89.55畝的云南首個數字智慧化牧場。數字智慧化牧場以5G專網、千兆光網和天翼云為基石,通過運用先進的AI生物牛瘤胃膠囊等關鍵技術,融入數字孿生、云計算、空間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肉牛的智能化管理、交易和溯源的肉牛全產業鏈平臺。
“現在已為70余頭肉牛植入AI生物牛瘤胃膠囊。”服務上允鎮數字智慧化牧場建設的負責人李晶介紹,AI生物牛瘤胃膠囊直徑4厘米、長20厘米,通過口服方式植入牛體后,將監測到的牛的生命體征、生理狀況、位置、是否進入孕期等相關信息發送至數字云牛全產業鏈平臺,讓工作人員實時了解牛的情況,對出現疾病等情況進行及時處理。
此外,依托AI生物牛瘤胃膠囊提供的數據,還能實現對肉牛視頻稱重,誤差在5公斤內;實現機器人科學投喂飼料等。李晶介紹,到2024年,上允鎮將有1000頭肉牛植入AI生物牛瘤胃膠囊,實現智慧化管理。此外,云南多個縣市的肉牛養殖企業對數字智慧化牧場建設感興趣,計劃推進肉牛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完)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