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鄉村新面貌,AI成“新農具”、數字人帶貨變“新農活”

鄉村新面貌,AI成“新農具”、數字人帶貨變“新農活”

新火種    2023-10-25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紅格鎮菜市場,一些攤位引來不少游客圍觀。攤前立有幾塊有AI設計的廣告牌,上面寫著“單手無法掌握的大臉芒”“輕輕一捏 就能徒手榨汁”等特色廣告語,游客王女士感嘆“從來沒見過菜市場里有這樣的廣告牌”。

近年來,在城市建筑改造浪潮下,菜市場愈發年輕化、精致化,也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熱衷的CityWalk打卡地。充滿煙火氣的治愈感、科技感滿滿的新潮營銷手段……煙火氣與科技感在菜場完美融合。

相較之下,在鄉鎮的巷陌間,菜市場的樣子仿佛幾十年都沒有什么改變。當AI成為“新農具”,數字人帶貨成為“新農活”,新農人和商販們也在借助科技的力量為傳統農業轉型注入了新活力。

新農人的互聯網生活方式

50多歲的劉大姐常年在鹽邊縣紅格鎮菜市場擺攤,主要售賣當地的凱特芒果、金煌芒果、軟籽石榴等特色水果。劉大姐幾乎每天都會在朋友圈和抖音發布文字和短視頻廣告,推銷自家水果,銷售方式不僅包括線下自取,還可以選擇快遞運送,省外省內均可到達。劉大姐說,這是離城市最遠、離太陽最近的陽光水果,值得被更多人品嘗。

這些水果雖有特色,但劉大姐一直以來覺得自己的廣告打的不好,“不知道咋說,我看別人都有口號‘不吐籽的石榴,雅詩蘭黛’。很有意思,但是我寫不出來”。雖然寫不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廣告詞,劉大姐還是盡力在社交平臺上推銷自家水果。

“中秋月兒圓,會理石榴甜。一份軟籽一份情,一份軟籽表真愛”,這是劉大姐在朋友圈分享的水果廣告。50多歲的她努力跟上數字時代的步伐,利用線上售賣渠道,讓當地特色水果銷往更遠的地方。

近年來,劉大姐積極學習社交平臺操作技能,適應線上賣貨方式,但仍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種種不適應。日常在朋友圈發布廣告時,劉大姐本應發“大拇指”表情為自家水果點贊,但因不了解社交平臺表情符號的含義,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它們,常常錯發“向下豎大拇指”的表情。

生成式AI助“數字移民”融入網絡生活

“數字移民”,指因為出生較早,在面對數字科技、數字文化時,必須經歷并不順暢且較為艱難的學習過程者。劉大姐就是這樣一位來自農村的“數字移民”。他們有觸網需求,但也存在觸網困境。他們亟需跨越數字鴻溝,在網絡時代中更好地推銷商品,拓寬銷路,獲取收益。

后來,劉大姐和京東云(鹽邊)鄉村振興示范園的工作人員講述了線上線下賣貨過程中的難處。一周后,通過京東云生成式AI能力,產業園的工作人員給劉大姐送來了兩塊與眾不同的廣告牌。園區運營小紀是土生土長的鹽邊人,在京東云產業園工作的她總能第一時間用上各種先進AI工具,“公司的態度是先在內部用好,達到效果預期后再對外開放。所以公司也鼓勵我們日常多用用像數字人、文生圖這些工具”小紀告訴記者。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AI帶來了交互方式的變革。以廣告設計為例,往往需要創意、設計、文案等多部門協同,其中還包括PS等專業軟件的運用,一張廣告的設計費也從幾百到幾千不等。在京東云AIGC內容營銷平臺,用戶可直接使用日常語言下達指令。平臺基于京東全品類豐富的商品數據積累和大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商品特征,快速生成需要的商品主圖、營銷海報圖和商詳圖等,每套圖成本降低90%,周期從7天縮短到半天。

這次,京東云生成式AI技術依據鹽邊水果特點自動生成水墨風圖畫,配以“外表青澀 內里超甜”“不吐籽 喝著吃”等特色廣告語,讓廣告牌成為了紅格鎮菜市場上的打卡“景點”。“這些話太有趣了,我確實自己琢磨不出來,這廣告畫的就更是專業水準了。這是京東云送給我的豐收節禮物,也是我賣水果這么多年第一塊廣告牌”,劉大姐興奮地說。

今年豐收節,除AI生成的特色廣告牌外,園區的工作人員還通過京東云言犀智能人機交互平臺,為劉大姐制作了專屬的數字人主播賣貨廣告。小紀介紹道,京東云言犀多模態數字人自發布以來,吸引了4000+品牌和用戶使用,幫助商家實現從選品、直播到售后的全鏈條智能化升級。“言犀數字人對于沒做過真人直播的商家也門檻很低,按照標準操作的六個步驟,兩小時內就能完成開播”,小紀說。

有了“神奇”的AI廣告牌,以及幫忙帶貨的數字人主播,劉大姐果攤的生意更好了。AI廣告牌為她帶來了更大的客流量,一些年輕人將這里作為游玩的打卡點之一,并成為在社交平臺上自發分享的“自來水”;數字人主播讓劉大姐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低成本帶貨,個性化、交互化帶貨方式吸引了網絡上不少新客戶。

同劉大姐一樣,鹽邊紅格鎮菜市場上的攤主大多為五六十歲的“數字移民”。如何在數字時代拓寬銷售渠道,以更具網感的方式讓農產品(000061)順利“出圈”,成為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問題。于是,京東云運用生成式AI,讓紅格鎮菜市場的攤主們擁有了第一塊科技感滿滿的廣告牌,第一個帶貨直播的數字人……而這,只是京東云數智供應鏈技術改變鄉村的一個小切片。

科技助農煥發生機

2023年8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40-59歲網民群體占比由2022年12月的33.2%提升至34.5%,互聯網進一步向中年群體滲透。農村網民規模達3.01億人,占網民整體的27.9%。由此可見,農村“數字移民”群體愈發龐大。其中,大部分像劉大姐一樣的農人,試圖通過互聯網賣貨促銷,但由于對互聯網接觸不深,宣傳方式難以吸引新一代消費者,農產品的銷售通道依然受限。

在這一背景下,數字技術的應用,對于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優化農產品品牌形象至關重要。當前,科技助農已經成為鄉村振興重要發展方向,以京東云為代表的技術企業,通過不斷對“成本、效率、體驗”的打磨,降低技術使用門檻,讓AI成為了數智鄉村的“新農具”。

年618期間,京東云言犀數字人主播“桃子”就展開了一場特別的助農直播。從平遙牛肉、陽山水蜜桃、東莞荔枝到鹽邊羊肉米線預制菜,不僅是全國20+個省市,70多個產業帶的特色好物匯集,主播桃子更是用起了方言帶貨,“和店里面一樣正宗的鹽邊羊肉米線,你啷個忍得住!”。

“酒香困深巷”是當下優質農產品普遍面臨的困境。縱使近年來不乏平臺的集采集銷,但產業鏈“兩頭叫,中間笑”的并沒有得到實質改變。“下鄉易、助農難,有生意、無生態”,鄉村被壓縮在產業鏈最上游、利潤最薄弱的生產環節,向流通和加工環節難以突破,最終留在鄉村的收益十分有限。

2020年,京東啟動鄉村振興“奔富計劃”,計劃用三年帶動農村超過一萬億元產值。目前,已與全國超過2000個產業帶達成深度合作,打造了大批高質量農產品。今年6月提前完成三年帶動農村超過一萬億產值的目標。

2022年3月,京東云(鹽邊)鄉村振興示范園落地。京東云以數智供應鏈為基礎的全生態能力,將京東在電子商務領域、產業運營經驗、資源優勢等聚合起來,服務鹽邊搭建芒果B2P平臺、開發羊肉米線預制菜,為地方打造可持續的產業生態。截至9月,攀枝花B2P產業供銷服務平臺實現芒果銷售2萬噸,羊肉米線銷售30萬件。從四川鹽邊,到湖北棗陽、新疆精河、云南羅平、安徽郎溪……京東云奔赴鄉村一線,在當地政府引領下,以三產聚二產促一產,奏響了產品“走出去”,產業“強起來”,發展“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三部曲。

產業協同平臺、生物資產數字化平臺、智慧農場,京東云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和技術產品走進農田、走入產業鏈。傳統農業的“體力活”成為“技術活”、從“人拉肩扛”到全程機械化,從“靠經驗”到“靠數據”,數智技術在整個農業生產鏈條中的應用令人驚嘆。

劉大姐說,京東云在縣里的產業園如同家門口的“萬事屋”。通過京東云產業協同平臺的數據能力,農產品找到了產品化、品牌化的“指南書”;電商運營、直播帶貨、智慧種植,新農人也可以在這兒學習到最新的技術。

把前沿科技應用到田間地頭,為農業增添“智慧感”,注入“科技范兒”。未來,京東云將繼續用科技賦能農業,讓智慧農業與未來社會相融相生,撐起農民豐收的“智”富夢,鋪就他們的奔富路。

(責任編輯:董萍萍 )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