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征信“白戶”痛點AI有新招提供證書可提額度
“這類群體依然有金融產品供給不足的問題。”他進一步表示,對于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其職業(yè)可能是靈活就業(yè),比如主播、新藍領等等。目前來看,這類人群可能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真正符合他們金融需求的產品不一定充足,第二是本身產品利率水平,許多金融產品的成本并不低。
以往,用戶如果想提升自己的信用卡或消費金融額度,金融機構能接納的材料基本是社保證明、公積金信息等,但許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藍領群體、靈活用工群體未必能提交出這類材料。
“金融機構能否接納和采信更多材料,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這是過去一年我們在思考的問題。”林嘉南表示,用戶考出各類證書,雖然屬于“碎片化信息”,但如果能有效識別,同樣可以成為機構對用戶更加信任的依據(jù)之一。日前,螞蟻消金對外發(fā)布“小紅花”智能實時交互式風控系統(tǒng),用戶上傳證書就有機會提升花唄額度。
小紅花首批開放的用戶,主要為職場新人群體,首批支持上傳的材料有近20項。主要分為三大類,教師資格證、導游資格證、初級會計等職業(yè)類證書,托福證書、雅思證書、多鄰國英語測試證書等語言類證書,以及校級、省級、國家獎學金等榮譽類證書。
在一定程度上,證書能從側面反映用戶的職業(yè)偏好、興趣愛好等情況,機構能更好地定位和了解用戶的真實額度水位。如果用戶會去考各種證書,這大概率是一個對生活有追求、積極向上的人。
記者在支付寶上搜索“花唄提額”顯示,上傳相應材料,申請額度提升。在微博、小紅書等平臺,部分用戶曬出了自己的提額成果,提額幅度從兩三百元到兩三千元不等。
普惠金融供給依舊不足
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發(fā)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金融服務的適配性不斷增強。今年以來,多家銀行推出了消費貸利率優(yōu)惠活動,部分銀行優(yōu)惠后年化利率降至3%以下,額度最高達百萬元。不過,低利率的信貸產品并非人人可得,消費信貸長尾用戶的貸款利率較高,普惠金融供給依舊不足,尤其對于新市民、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新藍領等征信“白戶”。
《2024消費金融行業(yè)發(fā)展白皮書》顯示,目前新市民從傳統(tǒng)金融機構獲得的金融服務仍相對不足。新市民使用金融服務的難點包括融資條件受限、收入穩(wěn)定性較差、客群數(shù)據(jù)支撐相對匱乏、理財意識比較薄弱等等。
業(yè)內人士認為,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已經(jīng)成為金融機構的“新戰(zhàn)場”,要提升新市民對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可得性,金融科技的作用至關重要。
征信白戶由于缺少歷史信用檔案和借還款記錄,材料識別過程中真假難辨,面臨材料面窄、難以調用等問題,難以從傳統(tǒng)征信體系獲得信用評價,在向這類群體提供低利率、高額度的信貸產品時,金融機構面臨較高的風控挑戰(zhàn)。
當前,AI技術能識別多模態(tài)的材料,機器學習也讓更多冷門證件被利用。林嘉南介紹,風控技術在經(jīng)歷了自動化階段、智能化階段后,如今邁入了一個新階段,實時化交互式階段。數(shù)據(jù)實效性從動態(tài)到實時,數(shù)據(jù)屬性從強金融屬性到弱金融屬性,數(shù)據(jù)來源從被動獲取到主動交互。用戶可以交材料漲額度,也可以主動調低自己的額度。
換言之,用戶信貸額度此前都是金融機構單方面授予用戶,如今額度則是可以互動的。對此,蘇筱芮表示,不僅用戶能在AI技術的加持之下?lián)碛懈嗟淖灾餍裕谧陨眍~度及消費領域實現(xiàn)主動管理,也能推動消費金融業(yè)務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