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終盤點|“車路云一體化”路徑下高階自動駕駛加速落地“端到端”成主攻方向
12月27日訊(記者 張屹鵬)“‘端到端’是高階自動駕駛的技術方向,高階自動駕駛是‘車路云一體化’框架下的單車智能,”伴隨“端到端”的加速上車和各地“車路云一體化”新基建熱情的高漲,一條中國獨有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路徑在2024年得以更加明確。
12月25日,北京自動駕駛示范區迎來重大進展。按照計劃,年內示范區3.0階段基本建成,實現600平方公里自動駕駛示范區覆蓋,同步推動4.0階段前期工作。在此之前的11月底,記者從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政府監管平臺招標結果公布,其是國內首個落地的城市級“車路云”平臺,亦為首個涵蓋智能網聯汽車全鏈條、全周期管理的政府監管平臺。
從今年年初五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通知,到7月首批20座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公布,這一萬億級產業項目從封閉測試快速切換至先導應用階段。此后,“車路云一體化”在全國各地的試點應用不斷提速,“獲批”、“招標”、“中標”等項目進展此起彼伏。
作為全球獨有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路徑,“車路云一體化”的穩步實踐催生了自動駕駛賽道回暖。
“‘車路云一體化’是單車智能的升級。”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克強看來,單車智能難以解決的分割數據打通、感知能力受到約束等問題,可利用“車路云一體化”避免單車智能的立體特征造成交通事故和擁堵。“同時,智能車發展最終要拼算力,而車載算力從成本、使用條件上都受限制。可以把車載計算任務卸載,通過一體化的方式實現。這樣可以從自主車輛和路側獲得更加完整的數據模式,能夠覆蓋更加廣泛、交通場景更加復雜、數據種類更加完備。”
如果說“車路云一體化”明確了高階自動駕駛的技術路徑,那么“端到端”上車,則成為這一路徑中實現單車智能駕駛的技術手段。
12月25日,極氪宣布推出全新OTA,在覆蓋五大領域、155項新功能的同時,完成端到端大模型的全面上車。更早些時候,理想汽車智能駕駛端到端+VLM雙系統架構最新成果——車位到車位功能全量推送給AD Max用戶,用戶可語音激活一鍵開啟智駕、閘機自動起停、環島、掉頭、施工路段、ETC等場景。
“端到端”的迅速躥紅亦加速了車企組織架構的迭代、調整進程。12月24日有消息稱,蔚來汽車的智能駕駛研發部門宣布了一系列組織架構調整方案,智駕部門將新設技術委員會,負責綜合大能力建設。據悉,該調整主要是強化蔚來的智駕交付團隊能力,確保方案交付;同為頭部新勢力的理想汽車亦完成智能駕駛“變陣”,“端到端”部門獨立的同時,夏中譜或將作為智能駕駛量產負責人負責“端到端”模型算法與落地;比亞迪成立的前瞻部門專攻端到端,目前團隊已處于起步階段。
在度過被喻為“端到端”智駕“上車元年”的2024年后,2025年有望作為端到端智駕的“上車大年”。
商湯絕影CEO、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王曉剛于11月底透露,基于地平線J6平臺的全場景高階智駕方案將于2025年二季度量產,基于英偉達Orin和Thor的絕影AD Ultra端到端量產解決方案將于2025年四季度上車。主機廠方面,小米端到端全場景智能駕駛于不久前開啟定向內測、零跑B系列和C系列將于2025年實現自研端到端大模型智駕系統上車、奔馳自主研發的豪華品牌中首個“無圖”端到端全場景智駕系統(L2++)計劃隨全新純電長軸距CLA于2025年交付。
截至12月26日收盤,“車路云”板塊近一年漲幅6.38%,智能駕駛板塊漲幅18.63%。“如今的高階自動駕駛產業,開始朝著方向上‘車路云’、技術上‘端到端’的路線發展,且從資本市場、終端市場的反饋來看接受度十分可觀。”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可以預見的是,在‘車路云一體化’路徑下的高階自動駕駛(L3)將于2025年實現落地。”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