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加大AI與算力投入,研發費用五年超千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北京報道
小米的價值,正在從年初以造車為主導的邏輯,延伸至加大AI算力投入的邏輯。
2024年12月27日,小米股價創下2022年以來新高,盤中觸及34.95港元/股。
消息面上,在今日舉行的小米人車家全生態合作伙伴大會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透露,預計2024年小米研發費用將達到240億元,2025年更是將攀升至300億元。
他預計,自2022年至2026年的五年內,小米的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主要聚焦于AI、OS、芯片三大底層技術的研發。
二級市場上,加碼AI算力是小米近期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
據媒體報道,小米正在搭建GPU萬卡集群,規模較其大模型團隊成立時的約6500張GPU大幅增加。這一計劃已施行數月,由集團董事長雷軍親自領導。對此,記者聯系小米相關人士求證,對方未予回復。
眾所周知,萬卡集群是高性能計算系統,對于訓練基礎大模型至關重要。
盡管建設成本高昂,但小米仍然選擇大力投入,目的是支持其AI大模型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小米大模型技術的主力突破方向為輕量化和本地部署。
雷軍曾在去年8月的演講中表示,小米全面擁抱大模型,且最新一個13億參數大模型已經成功在手機端側初步跑通。
2024年5月16日,小米宣布,小米大語言模型MiLM正式通過大模型備案,將逐步應用于小米汽車、手機、智能家居等產品中。
2024年6月,小米大語言模型 MiLM 正式通過大模型備案,相關模型據稱將逐步應用于小米汽車、手機、智能家居等產品中,后續“將面向更多用戶開放體驗”。MiLM-6B 模型在具體各科目成績上,在STEM全部20個科目中,計量師、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項目獲得了較高的準確率。
2024年11月12日,小米大模型升級第二代:云邊端結合模型矩陣賦能「人車家全生態」。
據公開信息,小米的AI技術能力已全面覆蓋視覺、聲學、語音、NLP、知識圖譜、機器學習、大模型、多模態方向,并逐步接入手機、汽車、AIoT、機器人等業務板塊。
其中,AI與小米澎湃OS深度融合頗受關注。
去年10月,小米發布全球首個人車家全生態操作系統澎湃OS,60億參數自研大模型在端側部署運行,部分場景性能媲美極大參數量云端大模型。
今年10月29日,小米發布澎湃OS 2,帶來三項核心技術革新——HyperCore、HyperConnect、HyperAI,在基礎體驗、跨端智聯和AI體驗上進行升級。
升級后的HyperAI,將端云大模型矩陣、多設備端側感知、跨端執行能力全面整合,擁有更多AI功能,包括AI寫作、AI識音、AI字幕,以及小米平板上可使用的AI妙畫等。
此外,小米還推出了全生態AI智能助手——超級小愛,利用多模態能力,簡化用戶面對海量設備時復雜的操作,打通感知-理解-執行的全鏈路操作。澎湃OS 2在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也借助AI技術得到了加強。
在AI團隊建設方面,小米自2016年組建AI團隊以來,經過多次擴展,相關領域人員規模已達3000多人。
近期有消息稱,雷軍重金招聘DeepSeek開源大模型DeepSeek-V2開發者之一的羅福莉加入小米。
12月27日,盧偉冰公開表示,小米將從生態、AI、出海三大領域,持續賦能全球開發者增長。
“在AI賦能方面,將終端AI的獨特優勢賦能開發者,尤其在商業服務的效率和效果上取得顯著提升,不斷以AI拓寬增長的價值邊際。”他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AI和算力領域的投入,還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同繁榮。
比如,作為小米的合作伙伴,金山云為小米提供算力云服務支撐。隨著小米對算力需求的增加,金山云的股價也一飛沖天,截至發稿漲超36%。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