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2024年歷史性的十個數字,背后蘊含哪些大趨勢?|環球年終盤點

2024年歷史性的十個數字,背后蘊含哪些大趨勢?|環球年終盤點

財聯社趙昊    2024-12-25

12月24日訊(編輯 趙昊)2024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經歷了劇烈的波動與創新,包括加密貨幣的飆升,科技行業的突破,以及傳統行業的重塑。

我們將通過十個標志性的數字,回顧年內最具震撼力的財經新聞,探索背后更深層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一、納指歷史性升破20000點大關

image

12月11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歷史性地升破了20,000點大關,年初至今該指數累漲近32%。人工智能熱潮和對利率下降的預期刺激了科技股大漲,幫助納指續寫了這一充滿驚嘆號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年初,投行韋德布什的明星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就曾預測,2024年美國科技股有望進一步上漲25%,納斯達克指數可能沖上20000點大關。

二、比特幣站上10萬美元

image

注:美國邁阿密達德學院校區內一個機器人加密牛雕像

12月5日,比特幣價格首度沖上10萬美元,最高漲至10.8萬美元。與馬斯克的身家最近大漲一樣,市場普遍認為,比特幣的行情也與特朗普有關,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多次表達了對比特幣的支持。

特朗普還曾表示要建立“國家戰略比特幣儲備”,并提名多名比特幣支持者擔任下一任政府要職,包括提名保羅·阿特金斯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取代對加密資產不友好的加里·根斯勒。

三、特朗普聲稱將對加墨各加征25%關稅

image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稱,將于明年1月就職后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其中包括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入美國的所有產品征收25%關稅。這意味著,全球保護主義可能會在明年重新抬頭。

對此,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進行了推算。結果顯示,與不加征關稅的情況相比,美國GDP預計將下降1.1%。礦業和農業分別下降1.5%,所受影響較大。

四、馬斯克“討薪”560億美元

image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再次駁回了特斯拉向CEO馬斯克發放的巨額薪酬計劃。據悉,該薪酬計劃2018年批準時估值為26億美元,到年底法官取消時已升至560億美元。

對于這一裁決,馬斯克本人回應稱,“公司應當由股東控制,而非法官。”作為特朗普的“金主”,馬斯克的身家自美國大選后一路飆升,成為史上第一個凈資產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的人。

五、福特每賣一輛電動汽車虧13萬美元

image

4月24日,福特公司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電動汽車部門“Model e” 當季僅售出了1萬輛汽車,部門虧損飆升至13億美元,相對于每賣出一輛虧損13.2萬美元,拖累了公司整體盈利。

年內,因需求放緩導致銷量未達到預期,多家歐美汽車制造商宣布削減或推遲電動汽車的生產目標。這可能代表,燃油車向電動汽車過渡所需時間或許比想象中更長。

六、中國股票基金創紀錄單周流入391億美元

image

9月末,中國宣布一攬子刺激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EPFR Global的數據表示,在截至10月9日的一周時間里,投資者們向中國股票基金注入了創紀錄的391億美元。

對沖基金傳奇人物大衛·泰珀在一檔節目中表示,“我沒想到他們會使出那樣的大招。這是一個徹底的轉變。”當泰珀被問及買了什么中國資產時,他回答稱,“什么都買,我會買ETF,也會買期貨,所有的都會買。”

七、人類首次商業太空行走高度距地球1400公里

image

美東時間9月11日,搭乘SpaceX載人“龍”飛船升空的“北極星黎明”任務團隊抵達距離地球約1400公里的軌道,超過1966年“雙子星”任務創下的約1370公里的軌道高度紀錄。

據SpaceX的說法,4名宇航員分別離開飛船,進行了一系列移動性演示,以測試宇航服在太空真空環境下的性能。需要指出的是,“北極星黎明”任務中的4名乘客均是非專業選手。

八、美國財年赤字達1.8萬億美元

image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在截至9月30日的2024財年中,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赤字達到1.8萬億美元,相較于2023財年增加了1390億美元,是除了新冠疫情時期以外的最高水平。

這一財政預算缺口相當于美國GDP的6.4%,巨額財政赤字是導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攀升的主要原因。美國財政部11月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聯邦政府債務總額已達到36.035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九、日本今年出生人口或跌破70萬

image

日本厚生勞動省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6.3%,為32萬9998人,預計全年出生人數可能首次低于70萬人。2023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降至1.2,創歷史新低。

與此同時,韓國2023年總和生育率降至0.72,也同樣創新低。6月19日,尹錫悅宣布韓國進入“人口緊急狀態”,并表示國家將全力應對韓國低出生率問題。

十、今年將成至少174年以來最熱年份

image

11月7日,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C3S)稱,2024年前10個月氣溫數據顯示,今年將成為自185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在此之前,2023年已經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

該機構還預測,2024年的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間氣溫水平高出1.5攝氏度,甚至1.55攝氏度以上。這意味著,今年氣溫可能會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門檻。

受氣候的影響,可可、咖啡、橙汁、橄欖油等農產品的產量遭遇沖擊,價格明顯飆升。聯合國糧農組織此前警告稱,氣候變化繼續擾亂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對經濟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難以被忽視。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