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AI戰爭”時代,誰贏在了起跑線?烏克蘭有200萬小時視頻可供大模型訓練

“AI戰爭”時代,誰贏在了起跑線?烏克蘭有200萬小時視頻可供大模型訓練

財聯社    2024-12-25

財聯社12月20日訊(編輯 黃君芝)隨著未來的戰爭可能轉向人工智能(AI),烏克蘭擁有一項寶貴的資源:無人機拍攝的數百萬小時的戰爭視頻,可用于訓練人工智能模型在戰場上做出決策。

在俄烏戰爭期間,雙方都在戰場上部署了人工智能來識別目標,其掃描圖像的速度遠遠快于人類。

烏克蘭非營利性數字系統公司OCHI的創始人Oleksandr Dmitriev表示,自2022年以來,他的系統已經從無人機上收集了200萬小時的戰場視頻。他指出,這將為人工智能提供重要的學習數據。

“這是人工智能的食物:如果你想教一個人工智能,你給它200萬小時的視頻,它就會變成超自然的東西。”他補充說。

根據Dmitriev的說法,這些視頻可以用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的戰斗戰術,發現目標和評估武器系統的有效性。

“人工智能程序可以研究武器最有效的軌跡和角度。”他說。

據了解,該系統最初是在2022年制造的,通過在一個屏幕上并排顯示附近所有機組人員的無人機畫面,為軍事指揮官提供戰場區域的概況。在該系統投入使用后,運行該系統的團隊意識到,無人機傳回的視頻可能會是有用的戰爭記錄,所以他們開始存儲這些視頻。

Dmitriev說,平均每天都可以新增五到六兆字節的新數據。他正在與烏克蘭一些外國盟友的代表進行談判,這些代表對他的OCHI系統表示了興趣,但他拒絕提供細節。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Samuel Bendett表示,如此龐大的數據池對于教人工智能系統識別它們到底看到了什么,以及它們應該采取什么步驟,將非常有價值。

“人類可以憑直覺做到這一點,但機器做不到,它們必須接受訓練,知道什么是道路,什么是自然障礙,什么不是伏擊,”他說。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簡稱CSIS)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究員Katyna Bondar表示,數據集的大小和圖像質量很重要,因為人工智能模型學會了根據形狀和顏色識別目標。

目前,數千架無人機已經在使用人工智能系統,在沒有人類駕駛的情況下自動飛向目標,烏克蘭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其領土排雷。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