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圖森未來轉型6個月:推出AI大模型布局游戲生態,底氣是什么?

圖森未來轉型6個月:推出AI大模型布局游戲生態,底氣是什么?

新火種    2024-12-25

宣布轉型AIGC的圖森未來正式宣布啟用全新品牌CreateAI,并公布多個業務進展:

將基于武俠IP《金庸群俠傳》開發一款大型開放世界RPG游戲。而此前公布的《三體》項目將與“超時空要塞之父”、著名動畫導演河森正治和頂級動畫制作公司株式會社白組合作。

更為重要的是,圖森未來還正式發布首個大模型產品Ruyi,該模型定位于開源圖生視頻領域。

作為其自研AI基礎設施的底層核心,圖森未來將基于Ruyi大模型,打造多個針對游戲和動畫制作的AI生成式工具。

這距離圖森未來宣布轉型僅半年時間,并且由單一的AI游戲開發上升至生態戰略:

一是將大模型聚焦游戲動漫制作領域。

二是通過自研游戲,讓大模型從流程上開始真正參與游戲及動畫制作,從而讓大模型具備更多商業價值,同時縮短其自研游戲IP的開發周期。

“我們希望通過生成式AI技術重新定義數字化娛樂內容的制作。”圖森未來董事長陳默表示,“我們的目標是5年內將制作成本和開發周期降70%。”

轉型的決心

根據圖森未來公開披露的商業計劃書,其AIGC核心業務分為兩部分:

一是游戲與動畫內容制作。

二是自研生成式AI技術。

游戲與動畫內容制作方面,圖森未來披露2025年將上線AVG與SLG游戲,《金庸群俠傳》開放世界RPG游戲將于2027年上線,《三體》影游融合動畫電影和游戲,將于2027年同步上線。

自研生成式AI技術方面,其已經發布的Ruyi圖生視頻大模型將持續針對動漫和游戲場景進行深度學習,將在2025年進行多次疊代和升級,Ruyi還將作為底層設施,推出一系列的定制化游戲開發平臺。

雖然無人駕駛概念再次火熱,昔日競爭對手中也有成功上市的,但圖森未來在無人駕駛業務方面,依然決定保持輕資產運營,主要專注于專利和數據的對外授權。

對于陳默而言,這是一個決定生死不得不做的選擇,無論是自身情況還是外部環境,無人駕駛業務都難以持續。

內部元氣大傷的原因在于,2022年圖森未來董事長陳默、前任CEO呂程被請出公司后的一年里,研發人員超過1000人,運營總成本接近4億美元,并且已下訂單的重卡合作伙伴Navistar和Scania全部終止合作。

2022年11月陳默與呂程重返公司后,發現已經陷入絕境:

如果按照此前進度推進L4級別無人駕駛,賬上的錢僅能支撐2年,而生態鏈合作伙伴的崩盤,以及內憂外患的訴訟、調查,則讓規模化收入和融資遙遙無期。

外部環境同樣不容樂觀。在陳默看來,L4級別無人駕駛領域依然有3個難題無法解決:

一是無論傳感器、執行器還是剎車轉向、計算器,都沒有做好L4的準備。

二是短時間內看不到機器開車比人更便宜。

三是無人駕駛研發成本很高,依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在此背景下,即使面對外界的巨大質疑,陳默及呂程也依然決定不再燒錢繼續做L4級別的無人駕駛,而是一邊收拾前任CEO留下的爛攤子,一邊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為什么是大模型+游戲

2024年國產游戲大作《黑神話·悟空》驗證了優質游戲的吸金能力。

根據貝恩咨詢公司數據,在全球大部分產業增長乏力情況下,游戲和動漫行業依然蓬勃發展。其中2023年全球視頻游戲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而全球動漫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預計2030年將達到600億美元。

然而高制作的成本和漫長的開發周期,限制了高質量內容的供應。根據行業數據和經驗,動畫電影/電視劇制作成本約占總承包的60-70%,平均制作周期4-6年。視頻游戲開發成本則占總預算的50-70%,開發周期約5-7年。

生成式AI技術將徹底改變這一現狀,這意味著巨大的商機。就連埃隆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也在不久前宣布進軍游戲領域,成立一家AI驅動的游戲工作室。

圖森未來顯然也看到了這個蛋糕,經過公司內部和董事會的多次評估,最終踏上數字化內容娛樂轉型之路。

據陳默介紹,在圖森未來之前他曾創辦過游戲公司,多年來一直保持對游戲和動漫行業的關注。而圖森未來作為一家技術基因公司,能夠以邊際成本最小的方式快速進入大模型領域。

當然最重要的是,新的方向給了圖森未來 “翻身”的機會:

此前因無人駕駛產生的高額成本已經降低,現有業務架構下有至少3年的資金儲備,游戲具有成熟的商業化模式,疊加AI能力將加快游戲推出的進度,能夠更快的形成規模收入和利潤。

根據陳默的規劃,新業務樂觀能在2026年實現收支平衡,他也希望通過最終的成績來給市場和投資人“一個交代”。

技術復用和經驗思考

圖森未來于12月17日上線圖生視頻模型Ruyi,用戶提供一張圖片作為輸入,選擇輸出時長、分辨率、運動幅度等參數,就會得到不超過5秒的視頻。

雖然相較于可靈、海螺等國內第一梯隊的圖生視頻大模型,Ruyi還具有一定的差距,且存在手部畸形、多人時面部細節崩壞、不可控轉場等問題,但能夠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從訓練數據到發布模型,圖森未來展示了其作為一家技術公司的實力和水平。

據圖森未來COO郝佳男介紹,雖然無人駕駛和圖生視頻模型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但依然有非常多的技術可以復用。

首先是技術人才方面,雖然因業務調整自動駕駛算法的技術人員已經離開,但感知算法的技術骨干依然留任,而大模型與此前無人駕駛的感知算法較為接近,技術人員能夠在很短時間內上手。

在數據積累和處理層面,復用了此前無人駕駛非常多的數據處理基礎設施工具和流程,基本沒有邊際成本:比如高質量的數據清洗和打標簽,如何大規模處理視頻和數據,如何把視頻保存下來,如何調動上千塊的GPU,如何快速發現問題并進行迭代,如何快速部署代碼和更新。這些是非常復雜和瑣碎的工作,但非常依賴于經驗,決定著開發的效率。

事實上,無人駕駛的數據模型雖然體量小,但數據處理訓練要比圖生視頻大模型復雜太多,因為無人駕駛涉及安全問題,必須保證100%不能出錯。

而外界對于圖生視頻模型的交付效果容忍度較高,對于圖森未來而言,這甚至是“有點輕松”的工作。

郝佳男表示,在Ruyi推出的過程中也踩了很多算力算法的坑,目前已發布的也是7B的小體量模型,還需要做很多調整的實驗,去解決一致性、流暢性以及審美等問題。

圖森未來的目標是盡快追趕第一梯隊,根據內部評估,以現有發展速度,2025年下半年有希望達到第一梯隊水平。

既然圖森對大模型如此有信心,為何還要大費力氣自研游戲和動畫電影?

郝佳男表示,目前已有導演或博主通過市面上的大模型工具完成短片,但在落實到工業電影的實際生產中,依然存在不小的困難。因此做大模型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如何讓大模型真正參與或融入現有的制作流程,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商業和流程的問題。

這也是圖森未來做無人駕駛業務獲得最深刻的教訓:

與生態方密切合作共建生態,一方面配合度達不到最佳狀態,另一方面太受制于人風險過高。“因此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自己研發游戲,內部游戲團隊和大模型團隊去磨合,雙方不斷進行交互數據反饋,才能讓大模型真正成為制作的一環。” 郝佳男說。

郝佳男預計,內部的游戲與大模型團隊的磨合至少還需要1年時間,不過一旦解決了這個難題,不僅有利于圖森縮短開發游戲的時間,也能夠賦予大模型真正的商業價值,并實現圖森轉型后的愿景——用生成式AI技術重新定義數字化娛樂內容的制作。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