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反復被推“精選股”,文案滿是蠱惑性,投資者訴苦:“我進了薦股繭房”
12月12日訊(記者 王晨)“薦股”,當數證券行業最具爭議性的話題。投資咨詢服務本應是投資者理性決策的得力助手,然而在行業亂象下眾多投資者卻往往被虛假承諾與不實信息裹挾,難辨方向。
924行情掀起的違規薦股熱潮余波未平,一些投顧公司在微信朋友圈的廣告投放引發關注,看似普通的廣告背后,卻利用大數據編織了薦股“繭房”,隱藏著復雜的利益糾葛與潛在風險,凸顯出監管在新興社交網絡環境下的嚴峻挑戰。
朋友圈出現第三方投資咨詢公司的廣告攻勢
有投資者告訴記者,近期在朋友圈頻繁瀏覽到第三方投資咨詢公司的廣告。上海X能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廣告以“精選股”為噱頭,打出每日3只熱點板塊精選股策略的招牌,聲稱“市場錯殺”“業績倍增”的股票觸手可及,還配以醒目的二維碼,引導投資者“長按識別添加,免費領取精選股策略”,末了附上“觀點僅供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操作風險自擔”的免責聲明。
無獨有偶,有公司亦不甘示弱,其“XX熱點選股”廣告打著“不加群、不分成、不搞培訓”的旗號,以“鎖定潛力好股,抓住行情起漲點”為噱頭,通過展示上證指數的各類數據營造專業氛圍,同樣借助二維碼吸引投資者添加助理領取福利禮包、股票池、盤中精講等“干貨”。
除了上述兩家,還有公司以“股市高手訓練營”為名,在廣告稱會傳授游資的短線操盤術,“3大打板技巧,5大追漲絕招,3大逃頂秘訣”,廣告極具誘惑。更有公司在廣告中稱自己為“純股票交流平臺”,緊抓散戶心理,展示隱匿股票名稱的精選股票池,廣告最后附有免責聲明。
微信圈薦股“繭房”現端倪
記者多方詢問,發現此類廣告頻繁出現,卻呈現出受眾差異。部分投資者頻繁在朋友圈刷到此類薦股廣告,而同樣有人卻對此毫無察覺,表示并未刷到這類廣告推送,仿若置身不同世界。這般差異恰似無形之壁,將投資者分隔于不同信息空間,微信圈薦股的“繭房”由此初現端倪。
專業人士向記者介紹,此“繭房”非自然形成,而是基于復雜算法與精準定位的人為構建。背后的大數據技術悄然勾勒用戶投資偏好、瀏覽習慣、消費層級等多維度畫像,將目標精準鎖定于熱衷股市、尋求投資捷徑的人群,編織出一個個信息閉環,從而打造出一個個“繭房”,強化廣告影響力,增加成功幾率。
廣告話術蠱惑人心
深入研讀廣告文案,滿是蠱惑性言辭。“熱點板塊”“市場錯殺”“業績倍增”“鎖定潛力好股,抓住行情起漲點”等詞匯,撩撥投資者逐利本能。借免費領取精選股策略、盤中精講、實戰干貨等“福利”誘餌,麻痹投資者警惕神經,弱化對投資復雜性與不確定性認知。以“不加群、不分成、不搞培訓”“股市訓練營”作幌子,佯裝正規,實質模糊合法與非法邊界,為后續違規操作鋪墊。更有甚者以“精選股票池”直接作薦股展示。此類話術經精心雕琢,在投資者心理防線最薄弱處突破,將其引入薦股“陷阱”,使其在虛假繁榮中迷失投資理性。
薦股背后的利益鏈條與風險隱患
近年來,薦股屢現合規事件。上個月,同花順就因違規直播薦股被監管處罰,總經理與合規專員均被監管談話,因其出現在直播過程中存在暗示推薦個股等違規行為,今年以來,已有海順投顧等多家投顧持牌機構遭監管處罰。10月的抖音薦股風波后,多個薦股大V或被封禁,或被下架。
部分具備證券投資咨詢資格的公司,背離職業操守牟取暴利。一方面,借免費策略吸引流量、擴充客戶群,再以升級服務套餐、售賣高端投資課程或推薦“私密”投資機會為由,誘導股民支付高額費用,將咨詢服務異化為斂財工具。另一方面,與莊家勾結,依其薦股操縱股價。先低位吸籌、借薦股拉升、高位出貨,精準收割股民財富,損害市場公平。
一些投顧公司雖具資質,但在利益誘惑前,難保個別從業者不越雷池,以免費之名行誘導交易、操縱股價之實,使投資者淪為利益博弈的犧牲品。
對于投資者而言,此類薦股廣告風險重重。首先是信息真實性存疑,推薦股票多缺乏扎實基本面分析,常借熱點概念炒作,一旦市場風向轉變,股價便會大幅下跌。其次,投資者易受誤導跟風交易,破壞自身投資節奏與策略,陷入追漲殺跌怪圈,損失慘重。再者,隱私泄露風險如影隨形,添加所謂“助理”或進入相關平臺時,個人信息可能被非法收集販賣,引發后續詐騙等一系列問題。
“繭房”下的監管困境與破繭之路探尋
微信朋友圈等平臺作為信息傳播關鍵節點,雖有廣告審核機制,但對金融類廣告審查寬松,多聚焦資質形式審核,忽略內容真實性、合規性實質審查。互聯網社交平臺薦股形式新穎、傳播迅速,監管規則難以及時跟上,存在諸多灰色地帶。
此類平臺可以升級廣告審核系統,組建金融專業審核團隊,對薦股廣告全要素審查,包括資質真實性、內容合理性、風險揭示充分性等。運用智能算法與人工復核,實時監測攔截違規廣告,建立舉報獎勵機制,發動用戶監督。對違規賬號與關聯主體連坐處置,凍結資金、限制功能、全網封禁,切斷利益輸送鏈條,凈化朋友圈信息生態。
互聯網薦股薦股牽系證券、網絡社交雙重監管范疇,多部門協同作戰需求迫切。但現實中,信息交互遲滯、協作機制疏闊,證券監管聚焦金融內核審查遇阻,社交平臺金融素養短板致審核疏漏頻出,雙方銜接斷檔,為違規廣告預留生存夾縫。金融監管部門應與網信、市場監管協同作戰,構建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明確分工、緊密協作、無縫對接,消除監管空白。
監管部門加速完善網絡薦股法規細則,明確廣告發布標準、責任界定及懲處措施,提升違法成本。建立專門網絡薦股監管團隊,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精準監測廣告動態,對違規者嚴懲不貸,形成強力威懾。同時,加強對投資咨詢公司資質審查與日常運營監管,規范行業秩序,從源頭遏制亂象。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