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痛失380億,人形機器人獨角獸,扛不住了!

痛失380億,人形機器人獨角獸,扛不住了!

小象說財    2024-12-13


來源:小象說財

乘風,就一定能破浪嗎?

從工業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自動化趨勢如潮水般向制造業涌來。預計到2030年,國內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80億元。

但是,相對于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生產難度可不是提升了一點半點。

人形機器人需要更多的自由度,所以用到的活動關節就會大大增加,這些關節零部件的增量,也就是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最具有業績彈性的部分。

具體來看,這些關節包括了電機、減速器、滾珠絲杠、控制器等等。

其中,減速器用來調節轉速和扭矩,從而精準控制肢體運動的方向和力道,其生產技術難度僅次于絲杠。

正因為生產難度高,所以過去的減速器市場常由一些海外廠商占據主要份額。近幾年,由于國產替代迅速發展,涌現出雙環傳動、珠海飛馬、中大力德等先進企業。

除了這些代表性企業,“擠”進這個賽道的,還有秦川機床。

目前,秦川機床的減速器產能在6-9萬套/年,市占率在4%左右,市場份額位列第五名。

但是從業績上看,秦川機床與其他減速器企業卻是冰火兩重天。

和近幾年穩步增長的雙環傳動、中大力德等公司不同,2021-2023年,公司利潤大減80%,下滑態勢延續至今。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稍有回溫,同比增長2%達28.9億元,但增收不增利,同期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4.3%至0.56億元。

那么,同樣是做減速器,為什么秦川機床沒能乘風破浪呢?

1、盈利能力較弱

同樣是減速器業務,雙環傳動的毛利率可達到30%,而秦川機床的毛利率僅有11%。

首先,雖然秦川機床陸續開發出了N系列等高端減速器產品,但大部分產品依然是以中端產品為主,與雙環傳動的產品精度有著差距,所以單價上就較低,盈利性稍弱。

其次,在產能上,公司的減速器產能在6-9萬套/年,而雙環傳動能達到12萬套/年,公司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的效果還有待提高。

除了規模效應較弱外,由于行業競爭加劇,公司還加大了銷售費用投放力度。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達1.1億元,同比增長6.7%,銷售費用率達3.75%。并且,從2022年開始,公司銷售費用增速一直大于營收增速,說明公司銷售費用的投放并不理想。

此外,雖然近些年公司對管理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但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費用率仍達8%以上,管理費用控制能力仍有可壓縮的空間。

所以,毛利率的下降疊加費用率的增長,使公司的凈利率在2024年三季度降至2.9%,幾乎到了不賺錢的境地,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大大削弱。

2、現金流趨于緊張

2022年以來,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規模出現快速收縮。

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為-0.2億元,同時投資規模有所擴大,公司現金流趨于緊張,對經營可持續性形成挑戰。

公司現金流趨緊的原因,除了業績放緩,還有應收賬款規模的擴大。

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的應收賬款達10.2億元,占到總營收的35.3%,凈現比達-41.3%,回款能力削弱,因而對現金流起不到“造血”作用。

在現金流趨緊的情況下,公司不得不縮減研發投入來維持運營。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同比減少6.4%至1.4億元。

要知道,高端減速器的研發投入是很高的,失去資金支持,后續公司的新產品推出可能會落后,從而削弱公司競爭力,現金流進一步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進一步講,雖然到2030年,國內人形機器人規模預計只有380億元的體量,但是,如果公司后期技術沒有跟上行業更新的節奏,也很難占有一席之地,從而錯失這一市場。

在盈利能力削弱、現金流日趨緊張的影響下,公司的業績走向了下坡路,面向未來,公司的前路也并不清晰。

1.傳統機床業務,拖累業績

雖然,近幾年公司減速器等零部件業務有所發展,但是機床類業務仍然有50%的占比。

目前看,機床行業的景氣度仍未得到有效改善。2024年1-8月,國內主要機床企業營收同比下降3.5%,利潤總額同比下降9.9%。

需求弱了,產品賣不出去,價格也難以維持,公司機床業務的盈利能力下滑,毛利率從2022年的18.6%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16.4%,未來仍有下探的可能。

為了應對,公司布局了五軸機床這種高端化產品,但目前產能較小,僅有13臺/年。雖然公司規劃了235臺新增產能,但是投產還需2-3年時間。

這期間,競爭對手科德數控已經展現出了很強的實力。

雖然規格上不算很高,但是科德數控已具備了260臺五軸機床的產能,機床業務毛利率能達到40%以上,成長速度非常快。

這對秦川機床有了不小的壓制,未來公司的機床業務發展可能會受限,進而影響業績。

2.新興機器人業務,前景不明朗

為了對沖機床業務的下行風險,公司布局了機器人業務已經好些年了。

不過,目前公司的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產品主要應用于工業機器人領域,在精度、穩定性的要求上離人形機器人減速器還有距離,所以在這個新興領域,公司并未占據主導優勢。

此外,對于主營業務和現金流穩健增長的企業來說,拓展新領域可能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秦川機床的現金流并不穩定,卻在2024年開了6個新項目,且較為分散,分布在了機床、零部件、刀具各個領域。

這不利于公司打造核心競爭力,尤其是機器人行業發展到后半段,失去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失去爭奪龍頭的機會。

不僅如此,這種分散布局也可能造成公司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從而影響公司持續經營能力。

總結一下,秦川機床目前加入了機器人這個賽道,但是未形成明顯的競爭優勢,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削弱,未來還有可能被機床業務所拖累,發展后勁有所減緩。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