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充電機器人“雙節”首次上崗海南高速服務區

移動充電機器人“雙節”首次上崗我省高速服務區,給新能源車主帶來續航新體驗——
充電10分鐘 能跑70公里
■ 海南日報記者 曹馬志
“充電10分鐘,新增續航70公里。”10月3日下午,在海南文瓊高速公路馮家灣服務區,廣東新能源汽車車主李濤摁上充電口的蓋子,與車子藍牙相連的手機APP上跳出的信息,讓他吃下了“定心丸”。
在李濤的車子旁邊,站著一個1米多高的移動充電機器人。它的主體呈灰白色相間,底部有4個車輪,輪轂呈明亮的藍色。“不用車找樁,樁自己來找車。”指著這臺機器人,李濤笑著豎起大拇指,“這個行走的電動車‘充電寶’,真是車主們的好伙伴。”
就在不久前,李濤的心情可沒這么輕松。原來,當天在海南自駕游的他,駛入文瓊高速不久,車子儀表盤突然顯示預警信息,汽車續航里程不足。查看導航后發現,此時距離目的地瓊海博鰲鎮還有50多公里,現有續航根本無法到達目的地。帶著焦急的心情,李濤趕忙尋找距離最近的高速服務區。
“車子的救星來了!”在馮家灣服務區,他發現了移動充電機器人的宣傳信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緊接著,他看見一個移動充電機器人從一間服務區的“休息室”緩緩走出,很快來到他的車子旁。
如何用移動充電機器人給車充電?李濤發現方法和使用固定充電樁流程類似,掃描機器人身上的二維碼下單,取出充電槍,然后插入車子上的充電口。確認充上電后,他懸著的心這才落下。
“才花了10多元錢,續航多了70公里,這個機器人真是幫了大忙。”充完電后,李濤為這次充電體驗給出五星好評。
事實上,移動充電機器人還是個服務“多面手”。負責建設運營的海南交控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鐘植彬告訴記者,除了能夠在高峰期給新能源汽車提供即時充電服務,該機器人還可以對路面上需要臨時充電的車輛提供緊急救援。“另外,如果高速服務區意外停電,它可以充當臨時電源,維持服務區的應急運行。”
“與市區相比,假期的高速服務區充電站對移動充電機器人的需求更為迫切。”鐘植彬介紹,今年以來,海南交投聯合充換電設施專業企業共同研發,為新能源汽車進行高質量的移動充電服務。為有效應對“雙節”期間新能源汽車出行、充電高峰,海南交控能源率先在馮家灣服務區投放移動充電機器人,這也是海南首臺投入高速服務區運營的移動充電機器人。接下來根據最新市場反饋情況,海南交控能源將逐步在更多高速服務區推廣使用移動充電機器人,以更多的充電場景、多元化的充電體驗,推動新能源汽車進一步普及。
“出發,去博鰲鎮!”等同行朋友都上了車,李濤啟動車子緩緩駛出馮家灣服務區,此時車里正播放著歌曲《自由飛翔》。
(海南日報嘉積10月6日電)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