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門印發行動計劃確定4方面任務、8項重點工程——2027年基本建成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商務部、農業農村部、供銷合作總社等9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要求到2027年,基本建成聯通內外、貫通城鄉、對接產銷、高效順暢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李佳路表示,建立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有利于更高水平、更大范圍實現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商貿流通細分行業多、涵蓋領域廣、上下游鏈條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行動計劃》以現代供應鏈為牽引,以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確定了4方面任務和8項重點工程。
從完善城鄉商貿流通網絡看,《行動計劃》提出,在城市,實施城市商業提質工程,改造提升步行街、商圈,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構建分層分類的城市商業布局;在農村,實施農村市場升級工程,開展“千集萬店”改造,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短板。
目前產地冷鏈物流還是短板,制約著冷鏈流通整體質量和效率。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杜曉偉介紹,“十四五”以來,農業農村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產地冷鏈物流快速發展。
截至目前,共支持3.8萬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7.8萬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新增庫容近2000萬噸,縣級覆蓋率達70%以上。通過實施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農產品的平均損耗率從19.7%下降到7.1%,減損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約530億元;項目建設累計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00萬個,增加務工收入180億元。同時,完善產地冷鏈物流節點布局,已開展首批55個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重點縣(重點市)和500個農產品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建設培育工作。
杜曉偉介紹,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十四五”規劃以及《行動計劃》既定部署,通過中央財政建設一批、推動地方財政建設一批、引導社會資本自建一批等方式,繼續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滿足產地貯藏保鮮和產后處理需要,培育一批具有組織供應、產后處理、冷鏈流通等能力的流通主體,提升產地流通組織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
從推動商貿流通創新轉型看,《行動計劃》提出,實施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加快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品牌連鎖、即時零售;實施批發業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商品市場改造升級,打造集成、開放的平臺生態,培育100家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
批發和零售業是商貿流通的核心行業,極大影響經濟運行速度、質量、效益。2023年,我國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2.3萬億元,占GDP的近1/10,吸納就業占就業總人數的1/5,經營主體占全國的近1/2,也是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李佳路介紹,將在《行動計劃》基礎上,繼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以平臺化為切入口,推動批發業轉型升級。重點布局一批與產業分布和國家物流大通道相匹配的商品集散中心,支持傳統商品市場改造,拓展電子商務、創新展示、倉儲物流等綜合服務,豐富經營業態,提升服務質量,建立集成、開放的平臺經濟生態。二是以數字化為動能,推動零售業創新提升。鼓勵大型流通企業通過特許經營、數字賦能等方式,改造傳統零售門店,提高進銷存管理水平。支持零售企業整合線上平臺、線下商超和物流站點,發展品牌連鎖、即時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
與此同時,將進一步優化商貿流通發展方式。《行動計劃》提出,實施供應鏈創新提升工程和商貿物流數智賦能工程。供應鏈創新提升工程,重點是要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發展訂單生產、集采集配。商貿物流數智賦能工程,重點是提高商貿流通數字化、標準化、綠色化水平。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