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化建成我國首條民航輪胎生產線及復雜工況航空輪胎起降測試平臺
中證網訊(記者劉麗靚)據中國中化11月24日消息,11月23日,中國中化高性能民用航空輪胎創新成果發布暨產業鏈合作推進會在桂林召開。大會宣布我國首條民航輪胎生產線全面建成投產,我國唯一復雜工況航空輪胎起降測試平臺面世,并發布12款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覆蓋國內80%民航機隊輪胎規格的創新產品。
在會議現場,中國中化分別與中國商飛、南方航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聚焦大飛機產業鏈建設、化工新材料研發、航空輪胎應用、運輸服務和綠色發展等領域不斷深化合作。中國中化所屬桂林藍宇航空輪胎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桂林藍宇)與東方航空、桂林航空和瑞麗航空分別就C909、A320及B737NG航空輪胎使用簽署產品應用協議。會上,桂林藍宇研制的C909、A320、B737NG、C919、C929、B737max等6個機型12種規格的民航輪胎全新發布,所有產品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覆蓋我國80%民航機隊配套品類需求。
由中國中化下屬桂林藍宇建設的我國首條民航輪胎生產線23日在廣西建成投產,該生產線每年可生產10萬條高性能民用航空輪胎,可滿足我國目前民用航空輪胎每年40%的需求量。該產線面積近5萬平方米,安裝了80多臺高端工藝裝備,可以實現從原材料到最終航空輪胎的全流程制作。生產線實現了全流程智慧物流、機器人應用,通過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系統,實現航空輪胎全鏈條自動化生產和智能化調度監控,減少人工操作的誤差和安全隱患,大幅提升產品品質,保障民航客機飛行安全。
據悉,這是國內首個航空輪胎數字化工廠。生產線按照工業4.0標準設計建造,建立了完善的數字化與信息化系統,借助MES系統和近2萬個傳感器實時采集跟蹤;引入3D時空大數據分析算法,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引入先進檢測設備和技術,實現關鍵工藝閉環管控;通過RFID芯片和條碼標簽,實現全流程質量追溯;行業首次潔凈廠房設計,創新性使用智能質檢,實時監測預警。
此次發布的可模擬航空輪胎復雜起降工況的室內測試平臺,是中國中化下屬桂林藍宇聯合航空工業強度所、清華大學等單位設計研制開發,屬于國內首創、唯一可實現復雜工況航空輪胎動態試驗測試的專有設備,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測試能力空白。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共有民航運輸飛機4270架,預計年消耗輪胎25萬余條。該生產線投產后,將大幅提升我國民航輪胎生產供應能力和數字化水平。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