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論壇現場一座難求固態電池“實火”設備推進產線建設加速業內:全固態2028年進入GWh階段|直擊高工鋰電年會

論壇現場一座難求固態電池“實火”設備推進產線建設加速業內:全固態2028年進入GWh階段|直擊高工鋰電年會

財聯社記者曾楚楚    2024-11-24

11月23日訊(記者 曾楚楚)固體電池的熱度日漸攀升,11月22日,在深圳舉辦的2024高工鋰電年會固態電池論壇現場“一座難求”,許多參會人員不得不站在門外,場面顯得十分擁擠。參與者的踴躍程度充分體現了行業對“下一代電池”的關注和期待。

“2024高工鋰電年會”設置了全天的固態電池論壇。此前,行業討論的焦點基本圍繞半固態和固態的爭議、電解質路線與正負極材料搭配等材料變革等議題,而今,隨著產業化進展加速,固態電池論壇的議題,開始延伸至產線建設,以及設備的更迭。

高工鋰電產業研究院(GGII)認為,當前固態電池仍處于發展初期,主要以半固態電池為主,全固態電池有望在技術突破、工程化量產及下游驗證完成后,于2028年進入GWh級應用階段。

(記者 攝)固態電池論壇現場人員爆滿

作為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電池”,今年以來固態電池的進展持續引發資本市場關注。近期固態電池概念股更是反復活躍,11月22日,奧克股份(300082.SZ)、蔚藍鋰芯(002245.SZ)、有研新材(600206.SH)、安泰科技(000969.SZ)等漲停,甚至被強行“沾”上概念的粵桂股份(000833.SZ)此前出現11天10板。

當日,高工鋰電研究所在前述論壇上表示,截至今年11月,國內固態電池產業鏈相關企業已超過200家(研發團隊規模超過10人的企業),近四年,固態電池行業投擴產規劃金額超2000億元;從產能來看,固態電池已有產能超過15GWh,規劃產能超過400GWh,固態電解質投產產能超過1GWh,規劃產能超過10GWh。

當前固態電池仍處于發展初期,出貨較小,主要以半固態電池為主,目前半固態電池已實現10GWh級別出貨,全固態電池有望在技術突破、工程化量產及下游驗證完成后,于2028年進入GWh級應用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固態電池的討論,當前業內已經默認把半固態電池稱為固態電池,其中包含添加固態電解質降低電解液形態的半固態電池,以及通過先注液再進行原位固化形成凝膠質電解質的半固態電池,只有提到全固態電池才是指向完全去掉液體的固態電池。

記者此前采訪多位業內人士獲悉,采用硫化物電解質路線的全固態電池,因其離子電導率與液態鋰電池接近,才是業內為了新能源車研制的全固態電池。在實現硫化物全固態電池量產之前,目前固態電池以及高比能鋰金屬電池的下游領域已逐漸拓寬,尤其是低空領域。

欣界能源總裁孫立介紹,欣界能源以金屬鋰負極和氧化物陶瓷為固態電池解決方案,目前已實現450-550Wh/kg的能量密度。

孫立表示,今年公司的“獵鷹”鋰金屬固態電池,搭載億航智能eVTOL完成飛行測試,將其續航里程提升了109%至48分鐘。截至目前,欣界能源在手訂單超過8000萬。

盟維科技副總經理李洪飛介紹,基于鋰金屬軟包電池,盟維已在百兆瓦時級別產線上實現規模化生產。目前,面向航空領域實現批量出貨的鋰金屬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530Wh/kg,系統整體能量密度超過400Wh/kg。

億航智能副總裁張宏在會上提到,電池技術是eVTOL發展的關鍵,因為電力驅動是實現零排放、降低運營成本的核心。隨著相關產業規模化發展,未來eVTOL核心運價有望降低至5-7元/公里。應用方面,在技術發展初期,億航更關注低密度、低風險的旅游場景,未來的核心方向還是面向城市立體交通。

GGII數據顯示,到2035年,儲能市場,以及以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機器人、特種動力為代表的新興領域和3C數碼產品,預計將為固態電池分別貢獻出貨量20%以上、10%以上和5%以上。

固態電池產線建設逐漸上量

在技術路線方面,當前固態電池的技術主導路線仍未確定,多元化技術路線成為了行業主流。但相比于此前關于半固態和固態的爭議,電解質路線與正負極材料搭配等材料變革的議題,而今,隨著產業化進展加速,固態電池的議題開始向前延伸至產線建設以及設備的更迭。

利元亨(688499.SH)固態電池總監盧其輝在會上介紹,全固態電池與液態電池的主要區別在于,全固態電池的制造過程增加了干法混合、干法涂布、電解質熱復合、膠框印刷、無隔膜疊片、高壓化成分容部分,刪減掉了注液部分。

(記者 攝)

相對于傳統的液態鋰電池,固液混合固態電池需要增加電解質涂覆工藝,原位固化固態電池則需要增加原位固化工藝。

盧其輝表示,全固態電池最大的特點,取消了液體,用固態電解質代替隔膜,且正負極會摻混固態電解質,需要比較大的拘束壓力實現固固界面的改善。

目前,固態電池的主要技術瓶頸在于固態電解質材料的導電性、界面穩定性,以及生產成本。此前有業內專家指出,固態電池的生產需要對現有鋰電池生產線進行大幅度改造,同時還需解決電解質和電極材料界面的兼容性問題,才能真正實現大規模量產。

會議期間,多家固態電池企業披露產線建設進展。孫立在會上介紹,公司固態電池采用鋰金屬負極和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第一條固態電池200MWh中試線(>450Wh/kg)已于2023年底穩定生產,公司正在規劃建設固態電池2GWh產線(>450Wh/kg),將于2025年Q2投產,預計總投資10億元,占地70畝。

記者從江蘇常州市金壇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獲悉,上述項目已獲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該產線的部分設備來源于海目星(688559.SH),此前海目星披露,江蘇欣界擬向海目星采購2GWH電池自動化生產線設備,預計采購金額約為人民幣4億元。

屹鋰科技副總經理沈輝表示,公司主要產品為硫化物電解質與小Ah全固態電池,目前在上海臨港已經建設完成一期和二期的100MWh到300MWh的中式基地,今年10月份江西贛州500MWh的產線已經投產,用于消費類電池。

會議現場有嘉賓提問利元亨,公司硫化物固態電池整線是否有上量?盧其輝表示,我們在很快地往前推進,而且也有在手訂單。

利元亨在當天舉辦的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公司已經成功開發出干法電極、固態電解質壓制轉印等關鍵設備的樣機,并在極片絕緣膠框成形設備、高壓化成分容設備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公司官微11月12日的信息顯示,公司中標了國內頭部企業的第一條硫化物固態電池整線項目,該項目覆蓋了固態電池生產的前段、中段和后段設備。

在干法電極上有相關布局的納科諾爾(832522.BJ)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已與多家國內頭部企業簽訂了干法電極設備采購合同,陸續交付多套干法電極設備。固態電池概念發酵之下,納科諾爾股價最高于11月14日盤中漲至81.37元/股。

但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半固態電池量產推進加快,全固態電池建設仍有不少挑戰。盧其輝表示,目前全固態電池量產工藝難點,主要包括正極干法工藝電極連續生產面臨挑戰、等靜壓工藝極端高壓對電芯的損傷、設備產能低,壽命短等問題。

李洪飛表示,全固態鋰金屬電池體系中,固態電解質材料搭配金屬鋰負極時,會發生鋰枝晶沿著固態電解質的晶界、裂紋和縫隙生長等情況,同樣會導致電池短路,存在熱失控風險。目前,固態電解質材料還難以發揮鋰金屬電池體系理論綜合性能。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