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吸引85.3萬人次,2024廣州國際車展圓滿閉幕
11月24日,歷時十天的第二十二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落下帷幕,共吸引觀眾85.3萬人次。車展期間共舉辦77場新聞發布會,近5000家海內外媒體機構的1.2萬名記者參與報道了展會盛況。
閉幕當天,適逢周末,展會也再次迎來客流高峰。有汽車品牌銷售告訴記者,最后兩天過來看車的消費者大多是奔著訂車而來,目的性很強。據悉,接近年底,以舊換新補貼、新車上市、車企促銷等多重效應疊加效果顯現,廣州車展呈現出年底汽車消費旺盛活力。
據廣州車展組委會介紹,2025年第二十三屆車展將秉承“新科技·新生活”的主題理念,于2025年11月21日至30日在廣交會展館舉辦。
外地銷售也來支援
廣州車展開啟年末購車潮
11月24日車展最后一天,多個展臺的銷售人員在觀眾入場前進行了最后一次銷售動員會。“我個人目標是今天再賣8臺10臺。”比亞迪展臺一位銷售告訴記者,他是從外地直營門店派來支援車展現場銷售的,公司希望趁著車展多賣幾臺車拉升年底成績。
記者周末在廣州車展現場留意到,廣州車展不僅有大量新車上市和亮相,眾多車企為了沖刺年度銷量,還實施了一系列的限時優惠政策。其中,“限時一口價”成了本屆車展的促銷關鍵詞,如東風日產逍客·榮譽限時一口價9.98萬元起、剛上市的新車MG ES5、阿維塔12、別克君越都推出了“一口價”優惠。在各展臺上,“疊加置換補貼,價格更實惠!”等字眼也非常搶眼。
在新能源汽車匯聚的D區,成為年底置換新車用戶必打卡點。數據顯示,今年車展80多個汽車品牌展出了超1100臺車,其中新能源汽車512臺,約占總展出車輛的44%,插混、增程車型的比例也逐步增高。記者留意到,讓消費者眼花繚亂的新能源汽車中,越來越高科技的智能化功能最吸引消費者眼球。
“聽說華為、小鵬的汽車智能化功能很厲害,但一直都沒有機會看車,這次車展主要沖著近距離了解和體驗這些功能來的。”廣州街坊彭先生趁著周日帶著父母來看車,家中的燃油車開了十年,正打算趁著“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機會,置換一臺新能源智能車。
為讓不能來現場的消費者也能更懂智能化科技亮點,安排部分銷售在車展現場直播賣車,成為品牌抓住車展期搶銷量的重要功課。
在A區的奔馳展臺,一名銷售人員舉著手機進行繞車講解的同時,不時查詢手中的報價單回答直播間中消費者的詢價。“今天是車展最后一天,我們的特別購車優惠很快就會結束,大家可以說說對哪款車感興趣,我詳細講解一下。”同樣的場景也在D區上演,一位鴻蒙智行的工作人員正激情地對著手機屏幕與網友互動,在她旁邊,還有兩三個同樣在“直播賣車”的汽車銷售。據該展臺銷售介紹,此次鴻蒙智行抽調了150名左右銷售員前來車展現場,每名銷售員在車展期間的銷售任務是賣出10臺車。目前情況都不錯,智界S7這類車型也借助車展之機實現了“爆單”。記者留意到,隔壁的嵐圖汽車展臺也因有智能化座艙、高階智駕賦能而備受關注,該品牌廣州區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11月23日訂單已破280臺,預計車展十天總銷量在300臺左右。
合資銷量回溫
以舊換新強勢拉動年底銷量
今年車展,合資品牌更借助諸多“黑科技”讓燃油車也迎來了銷量回溫。“這次車展的新車銷售成績符合我們的預期。”24日中午,一家合資品牌展臺的銷售員秦先生告訴我們,他與同事基本一人一天能成交一輛車,預計加上線上與線下總共收到的訂單,該品牌通過車展大約賣出了四五百臺車。“今年車展我們的燃油車因為在人機交互、智能駕駛上也有了創新迭代,吸引了不少人關注,所以銷量有顯著提高。”他認為,老廣追新但也非常理性,油車在智能化跟上潮流后,仍有較好發展空間。廣汽本田的一位銷售也告訴記者,他一個人車展期間就賣出了15臺車左右。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郭守剛在此前舉辦的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上明確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同時,不放棄傳統燃油車及內燃機技術的發展。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以舊換新政策有良好效果,車企借助車展帶來年末較強的沖刺效應。另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王都透露,今年預計“以舊換新”政策拉動全年乘用車市場超160萬輛的增量,乘用車市場零售量有望增長超過5%。
加速科技追趕
油車與電車開啟智能化“攻堅戰”
在廣州車展開幕日,奇瑞汽車董事長與文遠知行CEO韓旭通過直播形式,向全球觀眾展示了旗下車型搭載的端到端智駕系統的能力,選取路線是琶洲展館到廣州東站這條交通繁忙的“魔鬼”路線……
這一場測試,正折射出廣州車展作為“行業風向標”的重要意義——細看今年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一場廣泛的智能化較量已在中國車市打響,“端到端”則是這場較量的關鍵城堡。元戎啟行副總裁、技術合伙人劉軒在本屆車展上表示,今年車企已經陸續“上車”端到端智駕,因為它迭代速度更快,消費者基本每個月都能體驗到不一樣的新的體驗,更擬人、更智能。未來的技術演進方向,他認為端到端跑在大算力的芯片上是一個重要趨勢,讓消費者的智駕體驗變得更好,更像老司機的駕校教練般的開車感受。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也在車展上表示,“智能輔助駕駛或者自動駕駛迎來了新的爆發期。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高階智駕第一梯隊。”據悉,此次車展展示的AION RT和AION UT均搭載了與Momenta合作的高階智駕。場景適應性超強,且不依賴高精地圖,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無圖全球通,有路智能開”。
“更高級別的智能駕駛已箭在弦上。此外AI大模型上車又給智能化技術帶來全新可能性。”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在今年廣州車展高峰論壇上指出,智能化會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演進,但技術路線還遠未成熟,核心技術的突破遠未停止。
隨著廣州車展圓滿落下帷幕,2024年也進入年底收官階段。從智能座艙到智能駕駛,從精致外觀到內在豪華,從銷量到價格,車市迎來一場“洗牌式”的殘酷競爭。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場較量不只是新能源車企唱主角。在2024廣州車展上,從豪車巨頭到合資車企,從自主品牌到造車新勢力,大家紛紛亮出自己的智能化“家底”和“彈藥”。傳統品牌更大聲量的喊出“油電同智”,通過科技煥發“新生”,與電車展開一場智能化的攻堅戰。
“油車”代表方面,連奔馳、大眾這類傳統大廠也罕見地把諸多電動化、智能化的創新技術秀給大家看。如奧迪率先擁抱華為,在本屆車展推出首款搭載華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車型奧迪A5L,其Q6L e-tron車型也將實現無圖L2++全場景智駕能力;奔馳也通過展示其全新自研架構MB.OS車機,讓大家看見百年大廠在這場智能化較量中緊咬追趕的實力。實際上,在高階智駕加快普及的情形下,合資車在加快提升自身產品智駕水平,部分自身研發能力也已達到L3、L4級。如奔馳、寶馬、起亞等已獲國內部分城市L4智駕系統的測試資格,正在推動技術測試,匹配中國交通環境的需求。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