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以產業為導向的技能人才培養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強調大力實施青年技能人才鍛造行動,引導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青年技能人才作為產業工人隊伍中服務大局、彰顯活力的生力軍和突擊隊,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如何更好培養并發揮青年技能人才作用,值得研究。
近年來,我國青年技能人才發展已取得重大成就。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已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共建設技工院校超過2500所,平均每年為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技能健兒在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位居金牌榜、獎牌榜和團體總分首位,穩步踏入全球技能競技第一陣營。全國多個省份也紛紛啟動技能強省行動:遼寧省著力發揮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主陣地作用,每年為企業定向輸送青年技能人才2萬余人;吉林省舉辦青年技能人才宣講報告會、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引導廣大青年職工技能成長、崗位建功。
在具體的政策方面,2021年6月份印發的《關于全面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 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的指導意見》提出,堅持校企政聯動,充分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和院校教育培訓優勢;2022年6月份發布的《共青團做好新時代青年人才培養工作的行動計劃》圍繞實施青年技能人才鍛造行動,提出延伸服務培養鏈條、健全技能競賽體系、打造創新創效項目、完善典型宣講機制;同年10月份發布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強調,注重青年高技能人才選用。這些政策的出臺,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以更大力度激勵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不過,眼下仍然存在青年技能人才總量不足、質量不高、潛能發揮不充分等問題,對此應堅持探索人才供給和產業發展的有效銜接,努力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優良的高素質青年技能人才。
加強產業導向的技能人才培養。推進青年技能人才的培養、使用、評價、激勵、選樹制度變革,為青年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和保障。政府將青年技能人才培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完善青年技能人才生態培養體系;加強職業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就業導向的專業設置機制,提升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完善優化青年技能人才庫建設,為青年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平臺。建立科學、公正、多元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注重考核青年技能人才的專業能力、創新性和實際貢獻。完善典型選樹機制,對在技能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給予表彰和獎勵,選樹一批“政治堅定、品行過硬、能力突出、實績優異”的青年技能人才典型。
形成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探索引入龍頭企業共建人才培養體系,推出“定制化”培養模式,打造跨區域、跨行業、跨領域的青年技能人才陣地。建設政府、企業、學校、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的產教聯合體,探索資源互通、價值整合、利益契合的協同發展機制,提升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產業發展的緊密度,實現人才共育、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組織開展多種類、多層次的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青年提供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形成賽育結合、多渠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積極推動青年技能提升和創新實踐。通過大力宣傳優秀技能人才的事跡、組織開展技能人才高規格賽事等,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提高青年技能人才的社會認可度,激勵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青年技能人才應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和目標設定,找準定位、用對方法、精準用力,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鼓勵青年技能人才參加各類職業技能考試,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提升職業競爭力、實現職業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高佳璐 高振勍)
(責任編輯:年巍)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