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交易VS鮑威爾恐慌:本周全球市場將如何抉擇?
11月18日訊(編輯 瀟湘)在經歷了大選后的風險資產大狂歡之后,上周美股投資者終于逐漸冷靜了下來,因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似乎有意在降息上放慢速度,這使得由“特朗普交易”滋生的興奮情緒有所冷卻。
隨著美國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經濟數據表現良好,這位“全球最重要央行”的行長并不急于放松貨幣政策,這助力美債收益率再次上升,并拖累股市走低。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五個交易日內下跌了2%,抹去了自大選以來的一半漲幅。再加上信貸資產和大宗商品的下跌,上周跨資產領域的市場回報率創下了13個月來最慘淡的水平。
毫無疑問,從近幾個交易日的市場表現看,投資者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減稅和放松管制等親商政策的過度樂觀情緒正在減弱,冷靜的頭腦逐漸占據上風。
一個擔憂是:共和黨的財政議程有可能重新引發通貨膨脹,從而可能迫使美聯儲的降息幅度低于預期。
另一個擔憂則是美股的估值可能已經過高。如果經濟增長令人失望,或者通脹再次抬頭,目前的市場格局幾乎沒有犯錯的余地。一項業內模型對標普500指數收益率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進行了通脹調整,結果顯示,這兩項全球最受關注的資產的定價都處于歷史高位。事實上,在可追溯到1962年的數據中,以實際價值計算(剔除通脹)的跨資產估值現在比88%的時間都要高。
Astoria Advisors首席投資官John Davi表示,“當前市場估值昂貴。鮑威爾上周四的講話基本上是在說美聯儲官員不必急于降息,這可能是我們遭遇拋售的主要原因。”
鮑威爾上周在達拉斯聯儲參與主辦的同當地企業領袖的對話中表示,“經濟未傳遞出任何需要急于降低利率的信號,較好的經濟狀況使我們有能力在做決策時謹慎行事。”
這番鷹派言論迅速在全球市場上掀起了軒然大波: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上周五創下了四個月來的最高位,因為交易員減少了對美聯儲12月降息的押注,強于預期的零售銷售數據和通脹的堅挺表現,也令許多交易員膽戰心驚。
數據顯示,追蹤從國債到股票再到大宗商品的RPAR風險平價ETF在上周下跌了3.2%,這是自2023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標普500指數在上周收盤也最終未能守住周初攻克的6000點整數關口。“特朗普交易”的典型代表小型股指數羅素2000指數上周下跌了4%,為兩個多月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周。在人工智能熱潮中心的芯片制造商英偉達本周公布備受關注的財報之前,納斯達克100指數也出現了下跌。
特朗普交易還有戲嗎?
毫無疑問,近來美債收益率與美股走勢之間的關聯情況,顯然已足以再度引發投資者的高度重視。
過去一周的市場行情顯然與此前四周存在巨大不同:在之前四周,美債收益率上升被認為是經濟有韌性的證據,這對股票等風險資產來說依然是個好兆頭。但現在,盡管美聯儲進入了寬松周期,但美債收益率利率仍在上升,通脹威脅也重新回到了交易員的視線中,特朗普勝選后席卷華爾街的風險偏好正顯示出降溫的跡象。
目前,美國國債市場連續兩個月的低迷(美債收益率上漲,意味著債券價格的下跌)已幾乎抹去了年內所有漲幅。彭博編制的美國國債回報率指數顯示,該指數在今年的漲幅已經迅速從9月17日(即美聯儲首度降息前一天)的峰值4.6%縮減至了約0.7%。這標志著全球最大的債券市場出現了令人失望的連續下跌。
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 Solutions投資組合策略師Garrett Melson表示,“隨著市場將焦點從目前有韌性的經濟增長和更穩健的通脹預測,轉移到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增長和通脹所面臨上行風險的未來,結果是對美聯儲政策利率和整條收益率曲線的展望都更加鷹派。在這場拉鋸戰中,利率的不確定性似乎正在勝出,并使風險偏好受到抑制。”
花旗集團美國股票策略主管Scott Chronert表示,美債收益率上升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特朗普大肆財政擴張下的潛在“副產物”,這給市場帶來了壓力,因為市場已經消化了許多利好消息。
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宏觀和基本面面臨巨大壓力,這或許可以解釋選舉后快速上漲后的一些獲利回吐現象。市場行為反映了參與者的感受:疲憊不堪。”
當然,理性來說,雖然上周的市場拋售行情令人震驚,尤其是上周五納斯達克100指數大跌了超過2%,但上周的行情逆轉在美股投資者已獲得數萬億美元新財富的這一年中,其實幾乎算不上什么有意義的小插曲。
在標普500指數創下一年來最大漲幅、小盤股創下2020年以來最快漲幅的一周之后,上周對大選的興奮情緒有所收斂,可能也是不可避免的。
包括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內的摩根大通策略師團隊,將各種資產的價格和資金流動情況與2016年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后的前八周進行了比較。至少基于這一歷史基礎,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特朗普交易”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由Andrew Tyler領導的摩根大通銷售和交易團隊也對此持樂觀態度。Tyler在給客戶的一份說明中寫道:“經濟復蘇的后果似乎是美聯儲的寬松周期將被縮短,但這對股市來說并非壞事。雖然美債收益率的重新定價可能會給股市帶來一些短期的負面反應,但經濟的強勢仍支持我們在年底前看漲股市的戰術觀點。”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