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明日主題前瞻】華為等聯合打造,又一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臺正式啟動

【明日主題前瞻】華為等聯合打造,又一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臺正式啟動

新火種    2024-11-17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華為等聯合打造,又一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臺正式啟動

據媒體報道,科大訊飛、華為、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三方聯合打造的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臺“飛星二號”正式啟動。去年10月24日,首個國產萬卡算力集群“飛星一號”平臺上線;“飛星二號”將帶來新模型新算法的持續適配和智算集群規模的再次躍遷。

民生證券呂偉分析指出,需求側看,國產算力保持高景氣度,運營商、政府等下游需求旺盛。據中國移動2023年至2024年新型智算中心(試驗網)采購項目等項目,三大運營商共有超1.7萬臺的AI服務器采購計劃,AI服務器的采購規模有望達到300億元,以華為昇騰為代表的國產算力已經成為招標主力。政策定調強調AI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各地陸續發布算力基礎設施相關政策,響應人工智能產業浪潮,各地智算中心建設不斷加速。供給側看,龍頭企業不斷完善自身生態,底層算力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

上市公司中,銅牛信息是北京市國資委旗下唯一一家以互聯網數據中心和云服務為主營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依米康表示,上海臨港智算園區項目應用液冷+風冷融合的制冷技術方案,公司為該項目智算模組提供邊緣側運行監控管理方案,包括配電、CDU和環境的監控向上數據管理,保障算力資源安全節能可用性。公司在數據中心能源領域是華為生態合作伙伴之一。科華數據積極布局算力業務,打造千行百業智算基座樞紐,構建強大的算力調度網絡平臺,致力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算力服務。

深藍航天亞軌道太空旅行計劃公布:2027年發射,票價150萬

據深藍航天官方介紹,10月24日晚6時,深藍航天董事長霍亮在交個朋友淘寶直播間。此次直播介紹了公司商業飛船載人工作的進展和計劃,并推出2027年載人飛船首次亞軌道載人旅行飛船船票的預售活動,票價150萬。據悉,此次太空旅行將采用深藍航天星云-1火箭發射,是國內首款可入軌回收復用的火箭。

商業航天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不僅是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引擎之一。國信證券王開認為,商業航天正逐步顛覆傳統航天產業格局,主題投資機遇凸顯,兼具政策紅利(天時)、產業規模(地利)、市場前景(人和)。商業航天發展至今,已滲透到發射、衛星制造、太空態勢感知、太空信息支援、深空探測等眾多領域,成為推動航天產業發展的主體力量,亦包含了廣泛的應用場景,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上市公司中,航宇微作為最早布局并成功發射遙感微納衛星星座的上市企業,運營的高光譜衛星是中國商業航天時代首發的商業高光譜衛星,進一步完善了星座的數據采集能力。中天火箭的主營業務是小型固體火箭及其延伸產品的研發,主要產品有增雨防雹火箭、探空火箭,小型制導火箭,炭/炭熱場材料,固體火箭發動機耐燒蝕組件。

智駕“獨角獸”地平線正式登陸港交所

智駕科技企業地平線正式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募資總額達54.07億港元,成為港股今年最大的科技IPO。

地平線收入構成以汽車解決方案為主,提供全面的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組合從主流輔助駕駛(L2級)到高階自動駕駛(符合中國監管合規的2+級)。財通證券楊燁認為,地平線智能駕駛硬件產品技術能力全面,近三年收入持續高增,看好同樣在汽車智能化中具有優勢地位且軟件能力領先的公司。

上市公司中,經緯恒潤預埋L3功能的智能駕駛域控制器于2020年供貨,基于TDA4方案的域控產品于今年量產并獲得新的定點,基于MobileyeEQ4/EQ6方案的域控產品處于研發中。天準科技在智能駕駛領域繼續深化與地平線合作,繼2023年基于地平線J5芯片獲得多個成功項目之后,公司在2024年成為J6芯片平臺的首批四家量產合作伙伴。

國務院國資委要求超前布局、梯次培育量子科技、6G等未來產業

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消息,《黨建研究》日前刊發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署名文章稱,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文章提出,深入實施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圍繞強化技術攻關、優化產業組織、集聚產業要素、培育產業生態、激發人才活力等關鍵著力點,強化與產業鏈上各類所有制企業協同合作,大力發展集成電路、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工業軟件、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梯次培育量子科技、核聚變、生物制造、6G等未來產業,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產業領軍企業。

甬興證券認為,6G技術正逐漸接近技術標準制定、產業推進和應用培育的研究階段,有望在2030年具備商用能力,屆時將超越傳統通信范疇,在無人機、家用機器人等領域形成廣泛應用場景。隨著5G-A、6G等新通信標準的持續研發和商用推進,運營商將有望獲得新的商業機會。而相關通信設備廠商也有望受益。

公司方面,雷電微力深耕毫米波微系統,掌握從芯片設計、組件設計、模塊設計、封裝技術、可靠性試驗分析測試等全鏈條核心技術,為雷達、通信領域提供前沿支撐。隨著低成本、輕量化發展趨勢,毫米波技術可拓寬至天基互聯、衛星通信、無人機等多元場景。公司在6G領域有相關的技術儲備。海格通信表示6G無線通信技術是公司重點投入的研發項目之一,以期突破相關核心技術,形成設備提供高帶寬、低延時、融合化服務,布局未來發展新方向,構筑良好的持續發展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行業巨頭獲得車企全新定點項目,激光雷達近幾年滲透率大幅提升

據報道,近日,深圳市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與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同時,速騰聚創已獲得廣汽埃安多款車型的全新定點項目。截至2024年6月底,RoboSense速騰聚創獲得22家整車廠及Tier 1的80款車型定點,先后助力29款車型實現大規模量產落地。截至2024年9月底,RoboSense速騰聚創激光雷達歷史累計總銷量超72萬臺。

據高工智能汽車,2024年1-7月,我國乘用車前裝激光雷達交付量超70萬顆,同比增長222%,乘用車激光雷達前裝滲透率達5.42%,相比2021年不足0.1%的滲透率大幅提升,21年以來滲透率斜率持續向上。中信證券指出,國內車企進入白熱化競爭的態勢中,車載激光雷達有望成為智能化硬件配置差異化因素,標配比例的提升則有望帶動激光雷達滲透率實現正向循環。預計2024年出貨量或將達150萬顆量級,同比增長達160%。持續看好激光雷達產業鏈在今明年的快速發展機遇。

上市公司中,美迪凱表示,公司的激光雷達相關產品可應用于無人駕駛、高級輔助駕駛(ADAS)、服務機器人等領域,主要為各類光學元器件、芯片及MEMS分立器件、激光雷達貼片棱鏡等,其中激光雷達貼片棱鏡已開始量產。炬光科技近日獲得某歐洲知名汽車Tier1客戶(客戶代號:AG公司)的第二個激光雷達線光斑發射模組項目(簡稱“該定點項目”)的正式定點函。該定點項目終端車企客戶為總部設在歐洲的某全球知名車企,發射模組量產時間預計為2027年。根據客戶預測,該定點項目生命周期內預計需求量約15萬套。奧比中光表示,面向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各類型機器人,公司可提供單目/雙目結構光、激光雷達、iToF等全技術路線3D視覺傳感器和視覺感知方案。

新技術問世!首款該類樣件開發成功,可極大縮短充電時間

近日,由中國一汽研發總院新能源開發院功率電子開發部主導設計的首款1700V超高壓碳化硅功率器樣件開發成功。相關產品與技術可助力電動汽車補能系統向超高壓平臺升級,極大縮短充電時間。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以碳化硅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具有禁帶寬度大、飽和電子漂移速率高、擊穿電場高、熱導率高等特點,是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碳化硅襯底位于碳化硅產業鏈的核心上游,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高壓快充新能源汽車更能適應其增加續航里程、縮短充電時間和提升電池容量等需求,預計將成為未來的主流選擇,驅動碳化硅襯底需求進一步增長。

上市公司中,天岳先進表示,公司在8英寸襯底上進行了前瞻性布局,已經具備先發優勢和領先地位。公司不僅實現8英寸碳化硅襯底國產化替代,公司8英寸碳化硅襯底已經率先實現海外客戶批量銷售。芯聯集成與廣汽埃安簽訂長期合作戰略協議,根據協議,芯聯集成將為廣汽埃安旗下全系新車型提供高性能的碳化硅(SiC)MOSFET與硅基IGBT芯片和模塊,這些芯片和模塊將被應用于廣汽埃安未來幾年內生產的上百萬輛新能源汽車上。凱龍高科子公司江蘇觀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碳化硅新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積極拓展重結晶碳化硅DPF車用市場,已給母公司批量供貨,獲得了上汽大通和常柴股份定點通知,并小批供貨。

低空經濟發展重要支撐條件,我國將探索建立該細分技術低空經濟網絡設施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在23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將探索建立通感一體的低空經濟網絡設施。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將通過加強頂層謀劃、加強多場景應用牽引等,推動低空產業發展。

通感一體化技術是將通信與感知功能融合的創新方案,是通信感知一體化,能夠實現飛行器信息的實時傳輸和共享,提升低空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滿足低空飛行器對高質量通信的需求。中信建投研報指出,5.5G和6G演進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通感一體化。通感一體化是通信網絡升級的必經之路,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條件,也將伴隨低空應用發展而不斷豐富。專網通信設備和指揮調度系統也是重要的基礎設施。關注5G—A基站建設、專網通信設備和指揮調度系統、衛星導航與衛星通信、物聯網模組等產業鏈。

上市公司中,武漢凡谷對應的產品(如多頻多通道濾波器)具備5.5G技術,現階段也有相關的產品應用到客戶的5.5G系統。通宇通訊已研發出支持低空經濟的通感一體化天線,并積極尋找低空平臺軟硬件結合的布局機會。信科移動在超大規模多天線、網絡人工智能、6G無線和網絡架構、通感一體化等多個6G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