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AI芯片迭代提速AMD與英偉達“決戰”5000億美元市場

AI芯片迭代提速AMD與英偉達“決戰”5000億美元市場

中國經營網    2024-11-16

  AI浪潮的來襲,讓AMD與英偉達兩大GPU巨頭之間追趕競爭變得愈加緊迫。此前,雙方都宣布將芯片的發布由“兩年一更”提速到“一年一更”。美國當地時間10月10日,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進行了近2個小時的演講,最新的服務器CPU、AI網卡、DPU以及AI PC移動處理器傾囊而出,其中重頭戲是發布了名為Instinct MI325X的AI芯片,與英偉達此前發布的AI芯片展開正面交鋒。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產品更新節奏來看,無論是AMD還是英偉達,更新節奏都在變快的原因主要是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技術的發展。然而,很難預估未來AMD與英偉達在AI芯片方面的地位,因為從各家公布的數據來看,兩家公司都聲稱自己更勝一籌,但從目前市場占有率而言,英偉達無疑是大幅領先的,而且這種領先不是AMD能夠在短期內超越的。

  對標英偉達

  AI峰值算力是指計算系統在最佳情況下每秒能執行的最大浮點運算次數(FLOPS)。 這是衡量計算系統處理AI任務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用于評估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任務的復雜性和速度

  AMD此次發布的AI芯片名為MI325X,與上一代MI300X采用了相同的CDNA 4架構,不過,AMD首次啟用了HBM3E高帶寬內存,AI峰值算力達到21PFLOPS。按照官方給出的參數對照,MI325X正面對標英偉達去年11月發布的AI芯片H200 GPU,其內存容量是H200的1.8倍,內存帶寬、FP16和FP8峰值理論算力都是H200的1.3倍。

  蘇姿豐表示:“在運行Llama3.1 405B大模型時,MI325平臺能提供比英偉達H200高出40%的性能。”

  據悉,MI325X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投入生產,預計從2025年第一季度開始將在包括戴爾、Eviden、技嘉、惠普、聯想等在內的眾多平臺提供商的系統中使用。

  除此之外,AMD在會上還披露了未來的AI芯片路線圖。下一代MI350系列將在明年上市,屆時會用上與MI300X、MI325X不同的新一代CDNA 4架構,半精度浮點數FP16下的AI算力達到2.3PFLOPS。而在此前英偉達CEO黃仁勛也宣布將加快AI芯片的更新速度,“由此前的兩年一更實現每年一次的更新”。

  產業觀察家梁振鵬對記者表示,從產品更新節奏來看,無論是AMD還是英偉達,更新節奏都在變快的原因主要是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技術的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芯片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芯片廠商需要不斷推出新的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數據中心對于芯片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也促進了芯片廠商的更新速度。

  如果MI325X順利上市,從性能來看,AMD與英偉達AI芯片只差一個代際的發布,也讓兩者之間的競爭重新回到聚光燈下。據CNBC報道,如果AMD的人工智能芯片被開發人員和云計算巨頭視為英偉達產品的緊密替代品,這可能會給英偉達帶來一定壓力。

  梁振鵬表示,AMD推出新產品,確實會對英偉達的數據中心營收產生一定影響。因為AMD的新產品在性能、價格、功耗等方面都具有優勢,能夠滿足更多的市場需求,從而對英偉達的市場份額造成沖擊。

  不過,在Moor Insights & Strategy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看來:“很難評估AMD與英偉達在數據中心GPU方面的地位。到處都有數據,兩家公司都聲稱自己更勝一籌。AMD的新GPU,尤其是MI350,與前代產品相比,效率和性能都有所提高,對低比特率模型的支持也更好,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是一場激烈的競逐,英偉達遙遙領先,AMD正在迅速追趕并取得了有意義的成果。”

  雙方財報也顯示了差距,在2024年,英偉達包含AI芯片的數據中心業務,Q2營收達到了創紀錄的26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4%,AMD方面,今年第二季度包含CPU、GPU等在內的數據中心事業部收入達28.3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

  角逐5000億美元市場

  “人工智能需求繼續增長,超出了預期,現在展望未來四年,預計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場將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長,到2028年市場將增長至5000億美元。”蘇姿豐表示。

  而在人工智能專家郭濤看來,要想在AI芯片市場與英偉達掰一掰手腕,AMD最大的阻礙是生態系統建設。

  在其看來,英偉達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其芯片,更在于其軟件棧CUDA的成功,CUDA已成為人工智能開發者的標準語言,也將開發者“鎖定”在了英偉達的生態系統中。CUDA運算平臺是英偉達獨家開發的一種并行化計算加速平臺和編程輔助軟件,允許軟件開發者和軟件工程師使用英偉達GPU加速并行通用計算(僅支持英偉達GPU,無法兼容AMD以及英特爾等主流GPU)。

  根據英偉達官網資料介紹,使用英偉達GPU進行CUDA編程和使用基礎工具是免費的,但企業級應用和云平臺上的CUDA服務可能需要付費。CUDA不僅通過GPU硬件銷售帶來收入,其在企業級應用和軟件業務中的使用也是英偉達收入的重要來源。

  不過,目前AMD正在加速AI布局,蘇姿豐也介紹了在軟件棧上的進展。近一年來,AMD打通了所有主要AI開發平臺。獲取了PyTorch的零日更新(可以在軟件升級當天使用其新功能)支持及Triton的AMD硬件兼容。

  除此之外,AMD也嘗試用收購的方式拓展AI業務邊界。今年8月,AMD宣布擬斥資49億美元收購服務器制造商ZT Systems。蘇姿豐表示,希望布局人工智能軟件堆棧,隨著這次收購,AMD將把各種元素結合在一起,提供一個真正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路線圖。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