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芯”火燎原的幕后英雄——走進芯原股份
在一根頭發絲直徑大小的空間,用上萬顆晶體管構建起一座高樓大廈;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空間內放進上百億顆晶體管,構建一座芯片之城。這背后的難度和科創含量之高,不言而喻。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走進芯原股份,探尋芯片設計的奧妙。
“如果說芯片是房子,那么IP就是房子里的廚房、客廳,標準單元庫是砌房子用的磚?!毙驹煞輨撌既?、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耐心形象地向記者解釋,20多年前,中芯國際想承接“造房子”工程,但是沒有“磚”,于是他回國開始“燒磚”,就有了今天的芯原股份。
芯原股份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導體IP,為客戶提供平臺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務和半導體IP授權服務的企業,公司為包括谷歌在內的芯片設計公司、IDM公司(半導體垂直整合制造商)、系統廠商、大型互聯網公司和云服務商等各類客戶,提供高效經濟的半導體產品解決方案。
芯原股份預計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18億元,環比增長16.96%,同比增長23.60%;預計第三季度新簽訂單為6.48億元,截至第三季度末在手訂單21.38億元,在手訂單連續四個季度保持高位,其中一年內轉化為收入的比例為78.26%。
持續研發投入創新成果斐然
“全世界72家客戶的128款AI類芯片里集成了芯原NPU IP,合計出貨量已經超過了1億顆?!闭劶靶驹煞軮P業務的最新進展,戴偉民非常振奮地拿AI領域的成績來舉例。芯原股份的IP營收已經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第七、中國第一,IP種類排名全球前二。
在半導體IP領域,芯原股份如此成功,其背后的秘訣是什么?
“持續高研發投入帶來的技術成果積累是根基。芯原股份每年的研發投入占到營收的30%以上?!贝鱾ッ癖硎荆L期的高研發投入,讓芯原股份有能力構建起一條技術護城河。
戴偉民介紹,作為一家平臺化的芯片設計服務公司,芯原股份擁有圖形處理器IP(GPU IP)、神經網絡處理器IP(NPU IP)、視頻處理器IP(VPU IP)、數字信號處理器IP(DSP IP)、圖像信號處理器IP(ISP IP)和顯示處理器IP(Display Processor IP)等六大類處理器IP,以及1600多個數?;旌螴P和射頻IP。
數量龐大的IP矩陣,也讓芯原股份得以覆蓋物聯網、可穿戴設備、智慧電視、智慧家居、安防監控、服務器、汽車電子、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慧醫療等各種應用領域。
芯原股份之所以敢持之以恒地進行高研發投入,是源于對市場的準確判斷和資本的支持。
“那時候A股還沒有推出科創板。芯原股份最初瞄準了去納斯達克上市,才敢做這么高投入?!贝鱾ッ窠忉?,相較于盈利,納斯達克市場更看重科技公司的研發能力,投資者相信技術領先的公司具有更遠大的發展前景;芯原股份早期的投資者更多是美元基金,他們也有耐心給公司更多的發展時間。
在戴偉民看來,人才投入也是研發投入的一部分,且更為重要。“在近兩年行業景氣度下行的背景下,芯原2024年招聘了200多名應屆畢業生,名校畢業的碩士生占比達到97%?!贝鱾ッ裾f,芯原不僅重視人才,更善于逆周期儲備人才?!斑@些應屆生上手很快,三五年內就能成長為公司的技術骨干?!?/p>
截至2024年6月底,芯原股份擁有研發人員1640人,占比89.18%,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研發人員占比達87.74%;中國本土研發人員中,具有十年以上工齡的占比28.82%,員工平均年齡為33.11歲。
定增加碼主業內生外延發展
“產業下行時期是半導體IP行業整合的良好時機。作為半導體IP和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務平臺的行業龍頭,芯原股份非常適合做并購?!闭劶爱斚氯諠u火熱的并購市場,戴偉民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依托平臺化公司對行業的理解,積極推進產業生態建設,視業務需要擇機進行與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相一致的投資或并購。
事實上,芯原股份多年以來一直堅持以內部自主研發為主,在自主創新的同時適時對所需的技術和團隊進行準確的收購和引進、吸收再創新,企業的IP產品線得到了充實,芯片定制能力逐漸變強。
“芯原股份于2016年1月收購圖芯美國100%股權,在獲得GPU IP的基礎上,又打造了自己全新的NPU IP和GPGPU IP產品線。”戴偉民舉例說?,F在,基于自有的IP,公司已擁有豐富的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軟硬件芯片定制平臺解決方案,涵蓋如智能手表、AR/VR眼鏡等實時在線(Always on)的輕量化空間計算設備,AI PC、AI手機、智慧汽車、機器人等高效率端側計算設備,以及數據中心/服務器等高性能云側計算設備。
基于公司獨有的芯片設計平臺即服務(Silicon Platform as a Service, SiPaaS)經營模式,芯原股份主營業務的應用領域廣泛。
“20多年來,芯原股份做了若干次并購,無論是對國內團隊的并購,還是對國際團隊的并購,一直能夠保證研發的持續性和核心團隊的穩定性?!闭劶安①徑涷?,芯原股份執行副總裁、業務運營部總經理汪洋表示。
芯原股份正在推進定增事宜。根據披露,芯原股份擬定增募資18.08億元,其中10.89億元用于“AIGC及智慧出行領域Chiplet解決方案平臺研發項目”,7.19億元用于“面向AIGC、圖形處理等場景的新一代IP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市場需求爆發公司未來可期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數據價值挖掘是大勢所趨,人工智能技術是將這些數據轉化成為高價值的重要手段?!闭劶岸ㄔ鲰椖?,戴偉民表示,從終端設備到云服務器,人工智能技術將被廣泛部署,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其中,AI計算類IP和基于Chiplet架構的高性能計算芯片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Open AI預估,人工智能應用對算力的需求每3.5個月翻一倍,每年增長近10倍,這極大地提升了神經網絡處理器、GPGPU(通用圖形處理器)和相關高性能計算技術的市場應用空間,并對其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視覺實驗室發布的《AI Benchmark IoT性能榜單》中,位列前5的處理器中就有3款芯片內置了芯原股份的神經網絡處理IP;芯原股份自主知識產權的GPGPU IP也已被客戶采用部署至各類面向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汽車等應用領域的高性能AI芯片中。
戴偉民介紹,在數據處理領域,針對日益增長的支撐AIGC應用的海量算力需求,公司擁有面向高性能計算的AI GPU IP、高性能GPU IP和GPGPU IP等,可滿足客戶廣泛的人工智能計算需求;在汽車電子領域,除了豐富的車規IP布局外,公司還為某知名新能源汽車廠商提供了基于5納米車規工藝制程的自動駕駛芯片的一站式定制服務。
而在當前最熱的Chiplet(芯粒)領域,芯原股份也取得了領先的競爭優勢。
“通俗地說,Chiplet就如同搭積木一樣,把一些預先在工藝線上生產好的實現特定功能的芯片裸片,通過先進的封裝技術集成封裝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系統芯片?!贝鱾ッ裾f,“Chiplet的優勢在于,芯片不需要全部做到5納米或者4納米,而是根據性能需求,只有一部分采用5納米或者4納米工藝,另一部分可采用14/12納米或者28/22納米,成本就降低了。而且因為不需要制作單顆大芯片,良率也得到了提升,這也進一步降低了成本。其實大部分Chiplet是通用的,因此還可以通過‘眾籌’,幾家公司分攤開發成本。”
目前,芯原股份正在將其在SoC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半導體IP升級為SiP中的Chiplet,并基于此構建基于Chiplet架構的芯片設計服務平臺。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