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噴砂機器人投用:作業時間減少70%
6月10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國內海洋油氣裝備制造行業首臺自主研發的12軸天車式專用噴砂機器人在公司投用。
據了解,在海洋油氣裝備制造的流程中,噴砂工藝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傳統噴砂作業長期依賴于人工,工作人員需手持噴槍不斷移動和調整角度,這一模式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導致疲勞和誤差。據行業數據顯示,超過95%的噴砂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
幸運的是,新型噴砂機器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這款機器人具備三種控制方式:運動軌跡編程、離線編程和遙控操作,其操作簡便且實用性強,展現出高度的作業靈活性。
更令人振奮的是,該機器人不僅適用于批量化標準件的自動噴砂作業,還能兼容非標準的管線、踏步及雜散件的遙控噴砂需求。相較于人工操作,使用噴砂機器人能大幅減少作業時間約70%,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并預計年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23噸。
這一創新不僅是中國海油在推動新質生產力方面的積極探索,更是其致力于打造“人本理念踐行示范中心”的重要成果。噴砂機器人的投入使用,極大地改善了惡劣的勞動環境,有效保護了職工的職業健康,降低了因灰塵、飛砂等對人體造成的侵害,進一步降低了職業病發生的風險。
此外,工作人員可通過控制屏近距離操作機器人,實時觀察工件噴砂質量,并在機器人出現異常情況時迅速作出反饋,確保操作正確。這種“人機協同合作”的模式在持續作業時長、精確度和噴砂質量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