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解釋“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原標題:神經科學解釋“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自然》一篇最新論文描述了小鼠母親響應幼崽呼喚背后的神經回路。科學家認為,這一機制對于隨時間推移維持小鼠的母性照料很重要。
催產素(oxytocin)已知對母體生理和行為很重要,例如,它在分娩和哺乳期間的排乳中都起著作用。在人類中,嬰兒哭鬧就是痛苦的有力信號,大多數養育嬰兒的母親會對哭鬧做出反應,釋放催產素、下丘腦活動增加、對嬰兒進行安撫、偶有乳汁排出。但將嬰兒痛苦信號的聽覺信息傳遞給催產素神經元的神經回路還不明確。
為研究嬰兒哭鬧引發母親釋放催產素的神經回路,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團隊記錄了小鼠母親在幼崽呼喚時催產素神經元的活動。他們發現,這些神經元通過來自后內側丘腦區域的輸入做出響應。這一回路控制催產素釋放和尋回幼崽,為將來自后代的感知線索整合到母體激素網絡中提供了一種機制,從而促進高效育幼。
這些發現有助于科學家理解神經回路如何處理來自后代的感覺線索,以激活催產素等神經調節物質的釋放,改變母親行為。(張夢然)
(責編:木勝玉、徐前)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