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多所高校規范大學生用AI寫論文:學生應主動披露AI使用情況

多所高校規范大學生用AI寫論文:學生應主動披露AI使用情況

新火種    2024-05-15

5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隨著2024年高校畢業季的臨近,不少高校紛紛發文,對學生如何在畢業論文中運用生成式AI以及AI代寫在論文中的合理比例等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以應對AI技術在教育領域帶來的新挑戰。

其中,天津科技大學教務處明確規定,若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生成式AI檢測的結果超過40%,學院將發出警示,并要求學生自查自糾。收到警示的學生需認真修改論文,并接受學院統一在相關平臺進行的復檢。這一舉措旨在確保學生正確使用AI工具,避免過度依賴。

還有一些學校提出學生應在畢業論文中主動披露人工智能使用情況、提醒學生規范合理應用。

AI工具在論文寫作中的積極作用不容忽視。它可以幫助大學生快速檢索資料、整理文獻、進行翻譯等,從而提高論文寫作的效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術創新中。

然而,當AI被用于生成論文內容或實驗數據時,就觸碰了學術倫理的底線。因此,如何引導、規范大學生正確使用AI工具,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掌握其使用將成為未來的一項基礎技能。對于大學生而言,完全禁止他們使用AI工具并非明智之舉,關鍵在于如何引導他們“善用”而非濫用。

然而,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人工智能并非萬能。它有其局限性和風險,不能盲目相信和過度依賴。有學生在使用AI進行文獻檢索時發現,AI提供的結果有時并不準確,甚至可能捏造一些不存在的參考文獻。

此外,AI雖然能夠利用已有知識回答問題,但在創造全新內容方面卻顯得力不從心。過度依賴AI可能導致學生失去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

多所高校規范大學生用AI寫論文:學生應主動披露AI使用情況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